除了值得關注帶有L452R位點突變的D614變異病毒株是否有機會成為新變異病毒株的「候選人」之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從去年由SARS-CoV-2所引起的COVID-19開始流行後,目前全球主要有4種變異病毒株。以下一次帶您看懂變異病毒株的演變史:
變異病毒株始祖:SARS-CoV-2病毒株
2019年12月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發現多件病毒性肺炎案例,至2020年1月7日實驗室檢驗出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且在1月10完成病毒的核酸檢測(病毒定序),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此病毒命名為「2019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
同年2月11日,國際病毒學分類學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將病毒「2019-nCoV」正式命名為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中文為「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第二型」,WHO 同時將此病毒引起之「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台灣則於2020年 1 月 21 日出現第1起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同時,歐美中亞各國陸續發病人數,也明顯有上升趨勢。
到底什麼是冠狀病毒?冠狀病毒是屬於單股RNA病毒,相較於DNA病毒較不穩定,容易突變;而之所以稱「冠狀病毒」,是因為外觀有類似皇冠狀的突起,這些突起的物質稱做「刺突蛋白」或「棘蛋白」(spike protein),屬於一種糖蛋白,也是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
當RNA上的核苷酸發生點突變,所轉譯出來的胺基酸就有可能被改變,當病毒原本的胺基酸被改變成另一種胺基酸,而造成病毒傳播力或致死率增強時,就可能造成新變異病毒株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