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若孩子到了必须转换沟通模式的阶段,但凡事还是以简单的肢体、哭闹就能够被满足时,他们便不会想要转变沟通模式(如口语表达),此时便会陷入不开口说话的窘境。
建议爸妈在育儿的过程中,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变化适度调整沟通模式。像是当孩子明明能以口语沟通的方式说明需求,但却习惯以肢体或哭闹作为主要表达的手段时,爸妈可暂时假装不理解并反问孩子:「可以告诉我,你需要什么吗?」或是「你需要的是水还是苹果?」的选择式问句,让孩子学习并尝试以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NG 2.物质满足过多当心孩子不求人】
现代父母对于孩子的需求通常是有求必应,并且会尽全力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因此家中的地板总是布满着玩不玩的玩具,而孩子总是独自埋首在玩具堆中玩乐,只要觉得小汽车不好玩,便自行更换机器人,但爸妈或许该留意这样的玩乐模式,长期下来则有很大的可能,使孩子失去与人相处互动的能力。
柯佩岑老师表示在疼爱及满足孩子的过程中势必要衡量一个界限,完全的满足并不见得对孩子是最好的,这是由于当孩子的物质与需求,总是无须透过表达而被满足时,他们便丧失了开口表达及互动相处的机会。
建议爸妈尤其以物质需求来说,别一次满足孩子太多的诉求。以玩具过多的例子来说,在玩乐时我们只需给予孩子一种玩具,剩下的就将它们摆置高处或是收纳进安全的橱柜中,当孩子玩腻了手中的玩具时,他们内心就会萌生出换另一个玩具的想法及需求,此时便会激发孩子以不同的表达方式,设法告诉爸妈他们内心的渴求是什么,而有需求就会有沟通,进而让孩子与人产生互动相处的机会。
*完整文章内容请参考:【育儿生活】2016年12月号。www.mababy.com/newkm/
*【育儿生活】官方网站。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