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歲半的小阿嘟突然持續嘔吐好幾次,媽媽帶他去診所就診,醫師判斷為感冒引起的腸胃不適,小阿嘟經初步藥物治療,卻不見症狀改善,嘔吐一天超過10次,媽媽驚覺狀況不太對勁,緊急帶他前往醫院小兒科急診,一度判斷為腸胃炎,於是吊點滴瓶補充營養,卻仍然持續發燒,甚至已開始出現眼睛上吊、全身痙攣的症狀,經醫師反覆檢驗,判定是輪狀病毒造成。
輪狀病毒可說是小兒腸胃頭號殺手,但是,一般人認為只好發在秋冬季節,其實不然,根據亞東紀念醫院98-101年院內幼兒住院數據觀察發現,台灣夏季感染輪狀病毒病例4年來平均年增3成;此外,研究也顯示,台灣幼兒合併感染輪狀病毒、沙門氏菌機率近1成(1.3-7.4%),容易引發更嚴重的高燒、血便、重度脫水等症狀,會增加治療上的複雜性,對於患者來說,也承受較大的病痛。
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葉樹人主任表示,預防輪狀病毒並非誤以為乾洗手即可,而是應該在寶寶6周至6個月內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才會產生較好的防護力,過往數據顯示,8成6的幼兒輪狀病毒感染集中在3個月到3歲,特別是6個月後幼兒輪狀病毒感染比例驟升4倍之多,主因此時嬰兒體內母親抗體開始減少、抵抗力下降,且年紀越小感染,症狀越嚴重。更危險的是容易傳染給家人,造成更多的後遺症。
輪狀病毒除了具有高度傳染力,不受於季節和環境的限制,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罹患輪狀病毒初期症狀嘔吐、腹瀉症狀雷同,家長容易混淆,以為只是一般腸胃炎或腸胃型感冒而延誤治療,患者已經飽受折磨,才對症下藥。
葉樹人醫師表提醒,家中孩子如果出現嘔吐不停、高燒不退、水瀉不止,以及哭的時候沒有眼淚,尤其水瀉頻率造成屁股紅腫如「紅龜粿」,必需立即就醫,千萬不要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