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的原因很多,但大多受到遗传及饮食习惯所影响。医师表示,多喝母乳可以改善小儿便秘,因母乳中所含有的棕榈酸为β型棕榈酸,在婴儿体内容易被吸收利用,对于小儿肠道大有帮助,是宝宝最佳营养来源;但如果要用配方奶粉,则最好是选择含有β型棕榈酸的奶粉,才能使宝宝肠胃更健康。(影音/摄影记者黄志文)
小儿科医师曾俊睿指出,小儿便秘是门诊中最常见且让爸妈最头痛的问题之一,估计在小儿肠胃科的门诊中,有1/4的小朋友有排便困难现象。由于硬的便便会让宝宝不舒服,就更不想努力大出来,结果造成恶性循环,严重便秘可能造成直肠壁裂伤出血,家长应该要重视宝宝的排便习惯及便秘问题。
今年刚满2岁的林小弟弟,最近排便时总是不停哭闹,而且都是硬大便,妈妈怀疑是换奶粉造成宝宝便秘,结果改换苹果泥给宝宝吃,讵料,在连吃了2星期后,居然多天都不排便,后来在帮宝宝换尿布,却发现一摊鲜血,于是紧急送医,检查结果为严重便秘,造成肛门破裂。幸好发现早,改善饮食才恢复正常排便。
【3大NG做法造成宝宝便秘】:
1.奶粉泡的太浓:许多家长因宝宝便秘就推估是奶粉泡得不够浓所造成的,事实上,宝宝长期喝过浓奶粉,反而会造成消化道负担过重,或造成肾脏负担过重。
2.习惯性灌肠通便:有些家长习惯到药房买灌肠剂给宝宝通便,长期会造成宝宝肛门括约肌缺乏自主性,日后会依赖通便才能够解便,也是不当的处理方式。
3.乱服各式中、西、成药:临床上常见幼童父母,自行购买整肠药物或成药,容易造成宝宝中毒意外,而且让便祕更加恶化,提醒家长千万不要让宝宝乱服成药或偏方。
医师建议1岁以上宝宝的饮食一定要均衡,不能偏食,如果要避免便祕,各种水果、蔬菜、油脂都应该均衡摄取,除了使用配方奶粉外,也可以让宝宝吃一些蔬菜泥、水果泥,如柳橙、番茄、木瓜、草莓、葡萄柚或奇异果等,或让宝宝喝些果蔬汁等,增加肠道内的纤维素,帮助宝宝通畅排便。
【小辞典/β型棕榈酸】:
棕榈酸是母乳中最主要的脂肪酸,可为宝宝提供能量,容易被肠道吸收,且不会与钙质产生化学作用。婴幼儿的配方奶粉应使用β型棕榈酸的脂肪,解决目前配方奶粉所特有的脂肪酸和钙低吸收率问题,并提高了能量的吸收与利用,更改善了粪便的稠度和骨骼的生长及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