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要从心里真实给予
罗宝鸿老师进一步解释,真正的“接纳”是面对、允许、不抗拒、全程地体验孩子的起心动念、需求与双方感受等,如果爸妈的“接纳”只是停留在观点或理智上的认同,孩子无法真实感受到爸妈的接纳,且“理智上的接纳”和“打从心里接纳”,表现在家长面对孩子的姿态、语气与态度也不一样。
试想:当爸爸从高角度斜视着身旁的孩子,心中还带着生气地说:我接纳你有自己的情绪;以及爸爸拉着孩子的手、看着他,理解的表示:你因为我的拒绝很不高兴,我了解,你可以生气,但我们还是必须遵守彼此的约定。两种情境将带给孩子截然不同的感受,前者明确表现出爸爸“理智”上同意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但心里还没同步;后者则表现出打从心里的接纳与温和态度。
※原文刊载于2018年10月号《妈妈宝宝》380期。
※本文由《妈妈宝宝》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抬腿消水腫越高越有效?小心3大NG行為恐傷腰椎、膝蓋
眼皮跳不停,哪裡有毛病?甲狀腺亢進這6種人恐怍怪
天冷免疫力降~抗寒養生5招,提神茶補元氣
秋冬肺鏈威脅升溫!10歲女童竟重症敗血症 「血清型3」易突破性感染 家長應留意「這症狀」
梁云菲前額葉失能罹「非典型憂鬱」!醫揭5大特徵,應治療防3大惡化風險
乳癌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亞東成立乳房醫學中心,打造一站式照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