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挽回民眾的消費信心,衛生署6月起啟動食品安全專案,要求市面上的粉類產品,必須檢附原料安全具結證明,保證沒有使用到含工業用「順丁烯二酸」的問題澱粉,不過一份網路民調指出,安全證明仍無法讓民眾安心,有15%受訪者依然完全不敢再購買相關產品。。
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於今年6月5至10日進行網路民調,共有750人受訪。調查結果發現,毒澱粉事件發生後,逾6成的民眾會謹慎小心的購買肉圓、肉羮等相關產品,但有3成完全不敢再購買:完全不受影響者不到1成。
廠商提的安全證明是否讓民眾安心?調查發現原本完全不敢買的網路民眾,5成會改變為謹慎小心的購買,但半數維持原本態度,也就是15%民眾依舊完全不敢買;原本會「謹慎小心購買」的網路民眾者,近9成抱持觀望,維持謹慎小心的購買的態度,且令人意外的是,反而有3.26%改為「完全不敢購買」。
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指出,廠商提安全證明,確實會增加部分民眾購買的信心,但政府必須對廠商的安心標章從嚴把關,降低濫發安心標章的疑慮,並定期公布不合格的廠商,以免讓民眾再度失去信心。

衛署:毒澱粉毒性低 多喝水可代謝
豬皮雞腳解毒澱粉?多吃膽固醇飆高
毒澱粉吃多怎麼排?三豆湯清熱解毒
台中豬場染非洲豬瘟,是否會傳染給人?營養師:「這樣做」防堵非洲豬瘟
判斷肥胖、健康,原來「握力」比BMI更準?醫揭:男女握力強壯指數
夜貓族小心大腦未老先衰!慢性發炎加速腦齡!醫揭:延緩大腦老化5大要訣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