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澱粉類製品含「順丁烯二酸」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民眾恐慌,衛生署6月起要求販售澱粉類產品的店家,必須出具安全證明切結書,否則產品必須下架,今20日宣布即起「收網」,店家可免貼這張紙。 詳全文 >
-
國內食品安全事件沸沸揚揚,不僅引發消費者恐慌,更喪失對政府的信心。學者專家指出,地方衛生稽查人員的不足,以及專業知識的缺乏,都是食品安全管理大漏洞;建議政府,食品安全資訊應透明化,並建立「食… 詳全文 >
-
衛生署6月起啟動食品安全專案,要求市面上的粉類產品,必須檢附原料安全具結證明,保證沒有使用到含工業用「順丁烯二酸」的問題澱粉,不過一份網路民調指出,安全證明仍無法讓民眾安心,有15%受訪者依… 詳全文 >
-
毒澱粉風暴持續延燒,包括黑輪、珍珠奶茶、肉圓、雞排、豆花、粉粿等含澱粉的食材, 幾乎都是兒童日常偏好的飲食,小兒科醫師朱柔澍提醒,除了毒澱粉事件所指涉的順丁烯二酸可能危害健康之外,錯誤的飲食… 詳全文 >
-
衛生署6月起啟動食品安全專案,要求市面上的粉類產品,必須檢附原料安全具結證明,保證沒有使用到含工業用「順丁烯二酸」的問題澱粉,昨首日全台稽查8,488家次,合格率91%。 詳全文 >
-
澱粉類製品含「順丁烯二酸」的食品安全事件,受影響的品項愈來愈廣泛,包括年糕、蚵仔煎、米苔目都被檢出,衛生署強調,明起啟動大執法全面掃蕩,只要店內有使用到粉類都查,店家必須出具澱粉類原料的安全… 詳全文 >
-
為全面杜絕問題澱粉,北市衛生局啟動全面稽查,並提供13家經由行政院衛生署認證之順丁烯二酸實驗室,供業者送驗澱粉類原料以取得檢驗合格證明,並提供給下游業者依規定張貼,讓民眾能吃得安心。 詳全文 >
-
衛生署宣布6月起,所有澱粉類原料提供者必須切結安全證明給販售業者,官員指出,粉類原料出問題,不僅是以粉為主原料的產品被波及,比如雞排業者要裹粉來炸,或是菜要勾芡,業者都應再次檢視這些粉的來源… 詳全文 >
-
毒澱粉事件沸沸揚揚,夏季大家愛吃的芋圓、粉圓全都紛紛淪陷,如果擔心誤食過量的毒澱粉時該怎辦?中醫師羅珮琳特別提供2帖溫和的中藥食療飲品方,強調能清熱解毒、補腎利水,適度飲用,可幫助身體排除毒… 詳全文 >
-
塑化劑事件、問題化製澱粉事件,均源自食品廠商添加不法添加物,造成食品安全問題,衛生署啟動「0527食品安全專案」,將市面問題化製澱粉清空;此外,為了防範持續發生,擬對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提高2倍… 詳全文 >
-
含「順丁烯二酸」的化製澱粉違法流入市面,掀起毒澱粉風波,專長毒理的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表示,順丁烯二酸毒性很低,目前檢出的殘留量,換算之後仍在安全攝取範圍內,呼籲民眾在正常食用的情形… 詳全文 >
-
澱粉類製品含工業用「順丁烯二酸」,毒澱粉風波愈滾愈大,為了挽救民眾的食用信心,衛生署將啟動食品安全專案計畫,要求國內的澱粉原料商,自6月1日起,必須提供安全證明,讓下游業者張貼於店面,讓民眾… 詳全文 >
-
毒澱粉風波延燒,北市衛生局日前對連鎖飲冰品業者抽驗25件粉圓、芋圓產品,結果發現2件「珍珠粉圓」及「粉圓」檢出順丁烯二酸不符規定(標準:不得檢出);店家分別是黑面蔡永吉店與小南門豆花微風店,… 詳全文 >
-
問題化製澱粉案如滾雪球,牽涉廠商恐不僅原本的10項產品或原料,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證實,台南茂利公司封存2000公斤,嘉南澱粉廠的「雙嘉牌番薯」也封存1萬8千多公斤,加上大廟口旗魚黑輪的「天… 詳全文 >
-
澱粉類食品爆出添加未核准使用的「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衛生署持續從已知檢出的原料廠「怡和澱粉」以及「協奇澱粉」,追查流到哪些下游產品,至今20日上午為止,已經有10項產品與原料中鏢,共封存…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