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目前仍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千万不可轻视!妇产科医生表示,早产可能是一种体质的表现,若先前怀孕曾有过早产的纪录,下一胎早产的风险也会提高。此外,为了胎儿和宝宝的健康,若发现3个早产症状,一定要赶快就医,接受适当的安胎治疗。
前一胎早产,下一胎再次早产机会增高!
台湾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妇产科医生许峻睿表示,最新医学文献指出,前一胎有早产情形,不论原因是子宫早产性收缩、早期破水、胎盘早剥等非病态性因素,或是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妊娠毒血症等病态性因素,都会增加下一胎早产的机会。这也就是说:早产,可能是一种体质的表现!
因此,除了本次怀孕患有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妊娠毒血症等本来就属于高危险妊娠的产妇,要特别注意早产的征兆外,前次有发生早产的产妇更是要多注意!
轻忽下腹闷痛!高龄产妇怀二胎又早产
今年34岁的许小姐,本身是高龄产妇,第一个孩子“大宝”在怀孕7个多月时,因不明原因的子宫内羊水过少而早产。为了避免第二胎再次发生早产,从2015年怀“二宝”后,谨慎地按时做产前检查,一直到怀孕7个月时,产检都正常顺利。
没想到,上个星期开始,许小姐开始觉得下腹有持续性的闷痛,等了约一星期且症状明显加剧,才回到医院挂急诊,检查发现胎儿有严重心跳减速和窘迫现象,胎盘也有明显增厚、血流异常的情形,医生判断产妇可能有胎盘早期剥离的严重并发症,当下立刻为产妇安排紧急剖腹产,所幸顺利产下1名健康的30周早产女婴。目前母女均复原良好。

孕媽咪胖太多危害大 胎兒5大風險不可不知
極低體重早產兒 逾3成發育遲緩
早產兒感染風險高 影響健康可持續至18歲
腹部脂肪為什麼難消除?追求「身形管理」局部精準雕塑成新趨勢
檢測脂蛋白(a),及早掌握心血管風險!創新皮下注射降膽固醇藥物新展望
咳、痰、喘?當心肺阻塞!醫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預防及治療7大關鍵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