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绝不是长大就好!目前就读小学一年级的悦嬣,当年在妈妈怀孕28周时就出生,出生时体重1040公克、身高37公分,是个极低体重早产儿,虽然出生时、1岁和1.5岁时的身体状况良好,但2岁定期追踪回诊时却被发现语言发展迟缓、字汇量太少、逻辑思考及自信都显不足,医生建议及早进入早疗系统,期望早点摆脱“迟缓”的标签。
台湾每天新增55名早产儿
在台湾,每10个新生儿就有1个早产,平均每天新增55名早产儿。由于身体器官发育未成熟,早产儿在出生时就面临种种的生命挑战,包括感染、呼吸窘迫和体温不稳等并发症,接受治疗是让他们活下来的第一个机会,但若要健康地、平安地长大,他们还需要第二个机会,以求改变发展迟缓的命运。
台湾新生儿科医学会常务理事、马偕医院新生儿加护病房专责主治医生许琼心表示,在全台湾早产儿人口中,出生1501公克以下的极低体重早产儿占比约10%。早产儿出现发展迟缓的机率很高,特别是极低体重早产儿,更需持续长期的追踪检查。
极低体重早产儿 发展迟缓比率高
早产儿基金会长达20年共追踪1万9177名极低体重早产儿的健康,涵盖率占全台湾近8成。早产儿基金会董事暨耕莘医院小儿科医生邹国英表示,结果发现其神经动作发展及视听力检查轻度异常者有35.3%,中度异常为10.8%,重度异常为13.8%,显示极低体重早产儿确实较容易发育迟缓,需要早期疗育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