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高以翔在中国录制节目《追我吧》跑步时突然倒地,心源性猝死,类似的悲剧时有所闻,其实,不同的运动形式,例如:骑单车、马拉松、游泳、滑雪、跳舞、球类运动,甚至性行为都可能产生心源性猝死,其中以中年族群最多。提醒,不能因噎废食不运动,代价会更高。但是,可以借由一招算式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以策安全。
担心运动风险,运动先找复健科医生、运动处方认证医生
林口长庚复健科主治医生、台湾综合格斗协会合作医生林杏青表示,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的建议,平时没有规律运动习惯(定义为在过去三个月内,每周三次、从事每次三十分钟自己能感觉心跳呼吸明显上升的“中强度运动”)的人,如果没有任何心血管、代谢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病史,也没有不舒服的症状,那在做高强度以下运动时,是不需要医生评估的。
但是,如果平时没有规律运动习惯,又有任何心血管、代谢疾病、肾脏疾病,无论有没有症状,都应该先经过了解运动风险评估的医生评估,在台湾可以寻求具备心肺复健专长或运动专长的复健科医生,或具有运动处方认证资格的医生评估后,循序渐进运动。
平时养成运动习惯,猝死风险小
运动时发生猝死的风险整体而言不高,因噎废食不运动罹患慢性病产生的风险代价更高。本身已经有运动习惯的人,因为突然增加运动发生猝死或心血管问题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平时就养成运动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相反的,如果平日都在办公室久坐很少运动,成为“周末战士”突然去跑马拉松,风险就会增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