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入秋也容易感冒,有咳嗽、流鼻水或喉咙痛的症状,虽然古代称之风寒,其实多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对于免疫疾病的病人,须注意使用免疫药物是否需要调整,如果只是一般不发烧的咳嗽、流鼻水,药物应该可以正常使用。然而,如果有发烧或者黄脓痰,担心有细菌性肺炎的可能性,则可能要暂停比较强的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或标靶药物。
对于免疫风湿疾病病人,预防重于治疗,应注意每年流行性感冒预防针的施打,出入公共场合如有疑虑则随身携带口罩,以免飞沫传染的病毒或细菌。此外,温湿度的变化也是过敏疾病,如气喘的大敌,口罩可以调节吸入空气温湿度,围巾可以保持脖子温暖,对于中重度气喘,规则的吸入治疗也非常重要。病人要学习掌握自己身体的状况,做必要的治疗调整。
如果因为天气变化而关节症状加重,药物有时需要调整,成功的卫教应该让病人能有一个自我调整药物的范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主分为两类,一类是维持性的,一类是症状治疗的,免疫调节剂吃了没有直接止痛的作用,但是长期使用可以减缓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与未来的关节破坏,减少消炎止痛药与类固醇的用量。
另一类是症状治疗的药物,例如:类固醇,消炎止痛药,与俗称普拿疼的乙酰胺酚,这些药物止痛效果快,但是对于疾病长期病程没有帮助,但是因为安全性高,所以可以在医生指定的范围内调整,例如:平常止痛药只需要吃半量就可以止痛,但是如果天气湿冷疼痛增加,可以在医生指定的范围内自行调整,不用忍受短期气候变化的不适,也可以增加对于自我照顾的信心。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在气喘病人,吸入性类固醇是维持性的,气管扩张剂是急性治疗的,可以与医生商量是否可以指定一个范围自我调整,让自己更能掌握生活。
大自然有四季的变化,造就美丽的景色变化,然而对于病人也造成不少困扰,在家适当的使用空调与除湿,出门搭配适当的衣服、围巾、暖暖包,选择健康的饮食,适当的使用药物,相信免疫风湿疾病的病人在四季变化的时候也可以把自己照顾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