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5/30 上午 10:12:54

孩子总是不专心,怀疑是过动儿?小心让孩子不专心的10件事

(关键字: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 睡眠不足 , 过动儿 , 含糖饮料 , 专注力

孩子上课不专心,怀疑是过动儿?上课经常神游,水壶、铅笔、橡皮擦经常丢三落四,难道真的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吗?面对孩子的好动,爸妈们既是担心又伤透脑筋,究竟该不该帮孩子挂儿童心智科评估呢?其实,不专心是孩子发出的警讯,想杜绝孩子专注力不足,从1岁就能开始。

爸妈别烦恼!各年龄阶段提高孩子专注力活动

孩子的专注力其实小至1岁就能进行,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爸妈的陪伴,可依据孩子各个年龄阶段提供相应活动,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圖片提供/媽咪拜MamiBuy)
(图片提供/妈咪拜MamiBuy)

小心成为过动儿!让孩子不专心的10件事

电视、手机、平板等3C用品是多数爸妈的育儿神器,只要一拿出来,原本哭闹不休、欢必霸的孩子,马上安静下来。但耳根子一时的宁静却可能换来孩子未来的分心,影响他的学习发展。因此,爸妈必须留意以下会引起孩子不专心的10件事。

1.爱吃加工食品、油炸物与含糖饮料

零食饼干、蛋糕、冰淇淋、饮料等加工食品,除了高糖、高油脂以外,甚至还添加影响孩子情绪、专注力的食品添加物,例如人工色素黄色4号、5号及红色6号、40号、苯甲酸盐(防腐剂)等;此外,爱吃油炸物会引起身体发炎,对神经和生殖系统造成伤害,影响脑细胞;而饮料中的咖啡因,也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2.爱看电视、玩手机平板

电视、手机平板画面因有大量的声光刺激,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正因为快速变换画面的剪接效果,使得现实生活中的刺激显得更为平淡,因而难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对活动的投入。此外,孩子接触到过多的蓝光刺激,将更难以入眠,睡眠不足会容易不专心。

3.睡眠不足

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研究指出, 1〜2岁幼儿建议时间为11〜14小时,学龄前3〜5岁幼儿是10〜13小时,学龄儿童6〜13岁则需要9〜11小时。因此爸妈要注意,就算只是少睡1小时也会改变大脑的处理效能,容易有专注力不足、过动、脾气差、没耐心等问题。

4.缺乏足够的活动

持续提供孩子足够的活动力,如运动、短跑、做体操、骑脚踏车等,一旦释放足够的精力,才有办法专注、安静下来。

5.家庭不温暖

对孩子来说,家是他们的避风港,若爸妈经常吵架、气氛冷漠、少了安全感,孩子会有很多想像空间,便难以专心在课业上。

6.空污会影响孩子大脑

如果家里住在容易排放废气、重金属、悬浮微粒PM2.5的工厂附近,除了会降低孩子专注力、情绪控制不佳外,还会引发过敏、气喘,甚至是大脑认知、行为等发展。

7.过敏

当孩子有皮肤或鼻子的过敏症状时,容易因身体不舒服而分心,例如过敏流鼻水降低睡眠品质,也会让他上课时头脑昏沉、没精神。

8.紧张焦虑

大人都会因为紧张焦虑的情绪,导致工作出错,更何况是小小年纪的孩子呢?若是出现分离焦虑、人际焦虑等问题,也会引起不专心的情形。

9.感觉统合失调

由于少子化、长辈溺爱的关系,使得他们从小就缺乏一些活动、行为的感觉刺激,除了影响自理能力外,还会降低孩子大脑的警醒度,容易出现发呆、神游等恍神问题。

10.学习方式无聊

除了老师教学方式引起不了孩子的兴趣与学习动机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从小接触太多的刺激,以致于对学习兴趣缺缺。

本文由《MamiBuy》授权,原文出自于孩子总是不专心?提高孩子专心力的分龄活动指南,爸妈轻松育儿!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