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撞倒桌椅、无缘无故跌倒,身上动不动就青一块紫一块,该不会有什么毛病吧?学步期的幼儿在动作控制、协调及平衡能力尚未成熟,走路摇摇晃晃很正常。平常只要多到户外活动,让孩子练习在草地、泥地、石头地等不同平面走路,跌倒的情形自然就会改善。不过,如果孩子常在平坦、无障碍或干扰的环境跌倒,或总是在相同情境跌倒(例如一站起来就会跌倒),就要有警觉,最好就医检查。
3岁以上跌跌撞撞 恐髋关节发育不良
台大医院儿童发展评估及疗育中心职能治疗师李易臻表示,学步期的异常跌倒有可能是视力出问题、肌肉力量不足、平衡能力不佳、感觉统合异常等。如果孩子在学步期出现异常跌倒的表现,可以到小儿眼科、小儿复健科或小儿骨科就诊,请医师诊断是否要转介儿童职能治疗师或物理治疗师。
而由于孩子也可能会利用跌倒寻求大人的关注,或单纯因为搞笑、好玩、调皮做出跌倒的举动,就医前最好先观察一段时间,排除以上状况再带孩子去看医生。
如果孩子已经会走路(年纪在3岁以上)却还是时常跌倒,有可能是长短脚、O型腿、走路内八、下肢肌力弱、踝关节韧带松弛、髋关节发育不良、感觉统合异常、动作控制不佳、双侧协调差或平衡能力不佳。以下罗列8种常见因素给家长参考:
8种幼儿走路异常原因
1.视知觉异常
视知觉异常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拿捏与眼前物体的距离或误判物体的大小而绊倒或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