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11/30 上午 10:03:51

糖尿病每年夺走近万人性命!肥胖族注意「糖胖症」威胁,低脂低醣饮食控体重

(关键字: 糖尿病 , 肥胖 , 郑笔耸 , 高血糖 , 糖胖症

糖尿病是国人的10大死因之一,每年有将近万人因糖尿病过世,根据国健署的统计,全台约有200多万名糖尿病患者,且每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续增加,糖尿病及其所引发的并发症影响健康不容小觑。

肥胖与第二型糖尿病关联性高

研究显示,肥胖与第二型糖尿病有很强的关联性。身体累积过多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会增加胰岛素抗性,有就是指身体细胞对胰岛素反应变差,并降低胰岛细胞活性。而这正是目前认为第二型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国民健康署统计,国内第二型糖尿病人有56%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25kg/m2,为体重过重。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郑笔耸指出,这种同时有肥胖及糖尿病的情形可称为「糖胖症」(diabesity),是由糖尿病(diabetes)及肥胖(obesity)合并而成。糖胖症的病人除了高血糖以外,还常合并高血脂、高血压等。

控制体重,药物治疗,可控血糖

三高问题及心血管疾病。失能或死亡风险相较于健康人会增加非常多。郑笔耸表示,在治疗糖胖症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调整生活型态,包含低脂低醣饮食及规则运动,以达控制体重的目标。

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优先选择能同时降低血糖及体重的处方。口服药以SGLT-2抑制剂为首选,此类药物会抑制肾脏回收葡萄糖,由尿液排出身体过多的血糖,有利同时降血糖及体重。

针剂方面可选择肠泌素类似物(GLP-1 RA),此类药物会改善胰岛细胞的功能,并抑制食欲,减缓胃排空速度,对体重控制效果一般更优于SGLT-2抑制剂。但由于这两类药物的价格相对其他降血糖药物昂贵,健保给付规范下无法同时使用。另外,对于极度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40kg/m2)且血糖控制不易的病人,减重手术也是可以考虑的方式。

※本文由《常春月刊》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