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9/25 下午 03:13:34

吃的食物与情绪有关?研究:饮食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透过「肠脑轴」影响大脑

(关键字: 大脑 , 情绪 , 食物 , 微生物 , 肠脑轴

人体是个能量与讯息的网络,在身体与心灵之间,这些网络彼此交错。各种胜肽与生化物质携带着思想与情绪的讯号,感知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行为会改变我们的大脑与身体,我们的生命经验记忆储存在器官里,因此器官也有自己的意识。

肠道、饮食与情绪

许多人都知道,巧克力能够抚慰心灵,这不可能是因为棕色小方块里含有微量的快乐荷尔蒙血清素,因为那得吃上好几公斤才有用。然而,糖、脂肪与童年时的味道,在我们舔咬巧克力时,无疑会发出信号昭告内心:它可以有更畅快的感觉!

奶泡上有爱心拉花图案的卡布奇诺咖啡,也能使命必达地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同样地,无论搭配何种酱汁的面条也能扮演幸福制造者,更遑论再搭配与人共餐时的愉快交谈。

然而,进食对我们的心理状态却还有其他惊人的影响。我们所吃的东西,诚如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明,不仅会直接且彻底改变我们的身体,更会改变我们的心理。但由于担心会被说是妖言惑众,直到不久前,都还没有精神病学家敢谈论这个观点。

大脑也会听肠道的话

可是,细菌如何能够影响大脑呢?又存在着哪些可能的机制?毕竟,大脑是人体中特别受保护的地方。想要进入那里,就像想进入柏林的伯格海恩夜总会(Berghain)一样困难,唯有外表与举止符合要求的人,才能通过守卫森严的门口保镖;至于大脑,那里的保镖则是由彼此紧密相依的细胞所组成。

为了保护这个生命的控制中心免受可怕的影响、感染与发炎所危害,自然界发明了称为「血脑屏障」(又译「脑血管障壁」)的强效防御系统,它可以确保人体中的细菌或毒素不会渗透到大脑中;至于营养物质,则可以透过一种复杂的系统进入。

尽管如此,仍有少数的病原体会进入大脑,例如狂犬病病毒,这时它们甚至会改变人的行为,导致患者具有攻击性,还会让患者变得躁动不安和怕水。

你吃的食物,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

诚然,有许多的实验,例如前述关于肠道与大脑之间联合突触的研究,迄今都只提供了动物方面的研究成果,或是仅针对少数受试对象进行研究,而且优格等食品业者介入其中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因此在解读相关数据资料时的确须谨慎以对。尽管如此,仍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得出这样的结论:你吃的食物决定你是谁,而且饮食可以改变心灵。

吃出好心情

长久以来,欧洲执委会也相信这方面的重要性,它已在「My New Gut」(「我的全新肠道」)这项计画中,投资了吧1300万欧元,藉以研究微生物如何影响大脑。自2014年起,美国的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也针对7项与「肠脑轴」有关的前导研究,分别资助了最高达到百万美元不等的经费,预期很快就会有结果。

长久以来,都有不少类似的研究计画,像是「American Gut」、「uBiome」和「myMicrobes」等,这些计画都有大量的自愿者寄送粪便样本和填写问卷。研究人员希望能够从生理方面的数据,以及受试对象的生活习惯、疾病和用药习惯等资讯中,获得更多与肠道微生物功能有关的知识。

是否可能有朝一日,藉由服用在药房贩售的营养补充品或益生菌,人们不单可以改善消化功能,还能多点乐观,变得更勇敢、更快乐?彼得.法尔凯表示:「目前我们仍处于起步阶段,不过,相关的研究成果在过去几年内迅速增加,而且它们的惊人程度也一如我所预期。」

药理学家彼得.霍尔泽(Peter Holzer)也表示:「微生物是联系营养与心理健康的重要纽带。」他主张,人类不该只因体重的缘故而注意饮食,食物对于心灵层面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较于经常自己下厨且常吃蔬菜水果的人,那些以精致加工食品(例如冷冻披萨或现成的千层面)为主食的人,他们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种总是比较少。藉由改变饮食习惯,人们也可以立即改变很多事情。

本文出自时报出版《个性: 不只成为自己, 更要超越自己》一书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