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听话,不要忤逆师长。”
“你为什么就是要跟爸妈作对。真的是很不孝。”
“你要孝顺,要尊师重道……”
这些话,对于你、我而言,是否耳熟能详?台湾社会,由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很在乎“孝顺”。“孝顺”这两个字,相信每个人都琅琅上口,但是“孝顺”是什么?那就见仁见智了。虽然“孝顺”似乎难以定义,但是“孝顺”在台湾文化中,毫无疑问被认为是“美德”的一种,甚至社会还会选出“孝悌楷模”来加以嘉奖。
但既然“孝顺”是如此难以定义。那么,父母心中的孝顺是什么呢?在台湾许多五、六十岁以上的父母眼中,“孝”就是“顺”,好像有“顺”才有“孝”。所谓的“顺”,最简单的定义,就是“顺从爸妈的想法与意见”,就是“听话贴心”,也就是说,“孝顺”的标准与定义,是由父母决定的。
在这个文化架构下,对于某些父母而言,孩子“够不够听自己的话”,就决定了孩子是否“有美德”,是否“孝顺”。
对这些父母而言,或许,自己的爸妈以前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因此,期待孩子“顺”已经变成一种习惯;尤其从小到大,长期跟孩子的互动,都是比较权威式的“上对下”的要求与命令:“我说的、做的都是对的,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