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防疫期間,天氣炎熱,不少人感覺心悸、胸悶,卻不敢到醫院看醫師。其實,不是只有冬天心血管才會鬧脾氣,夏天氣溫升高,人體血管跟著擴張,血流量比平時增加,會使心臟負擔變大,小心出現心悸、心律不整,甚至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等病兆,千萬別輕忽!中醫師提醒,夏天不妨多吃一些「酸性」、「補氣」食物,以減輕心臟負擔。
中醫一直有「春養肝、夏調心,秋養肺,冬養腎」四季養生學說;吳宛容中醫師表示,在一年四季中,夏天是屬火的,人的心火也最旺,這是「養心」的關鍵時期。中醫理論的「心」與西醫解剖的「心」不盡相同,中醫的心除了調節心血系統,更負責維持神經系統,以及外在表現精神狀態。
夏天高溫飆汗,心臟負荷大 ,可導致心悸、失眠
為什麼夏天也容易好發心血管疾病呢?夏天天氣溫度升高,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量比平時增加,心臟負擔變大,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會導致心肌梗塞。出汗是調節體溫的其中一個功能,夏季天氣炎熱,微微出汗能夠使氣血調暢;但經常大汗淋漓,會造成陰陽兩虛的狀態。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不僅會耗津傷血,還能傷及心陽,導致氣血兩傷、心失所養,出現心悸、疲倦、乏力、失眠、口渴等症狀。所以,夏季相對於其它季節更需「養心」。
1名50歲林小姐,每到夏天就大汗淋漓,時常覺得心悸、胸悶、口渴且淺眠多夢;且她本身就不愛運動,所以常覺得心臟沒力似的疲累感。於是前來中醫就診,中醫處方益氣生津、斂陰止汗的「生脈飲」加減兩周後,多汗、心悸的症狀明顯改善,且睡眠品質也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