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1/12/27 下午 12:17:45

藥丸也會惹禍!飲水太少致食道潰瘍

(關鍵字: 邱展賢 , 食道潰瘍 , 抗生素

藥能救命,但是使用不慎,「藥」到也可能命除!一名女大學生到印度進行志工服務,為了預防瘧疾,服用預防性抗生素,服藥後竟然出現胸悶、胸痛、吞嚥困難、無法進食等現象而求診。經內視鏡檢查,食道中段出現潰瘍。

邱展賢醫師表示,服用預防性抗生素後如果飲水不足,可能引發食道潰瘍。(圖片提供/書田診所)
邱展賢醫師表示,服用預防性抗生素後如果飲水不足,可能引發食道潰瘍。(圖片提供/書田診所)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有些藥物包括抗生素類、止痛藥、類固醇、鐵劑、雙磷酸類等藥物,具有較強烈的酸鹼值,在食道中停留、溶解時,會引發局部食道黏膜損傷,造成發炎、潰瘍。這一名女大學生在服用預防性抗生素時,都只飲用少量的水,飲用水份不足,才會導致藥物在食道中段溶解,腐蝕食道壁,而引起潰瘍。

藥物造成食道潰瘍的症狀包括在服藥兩三天後,出現胸悶、胸骨下疼痛、吞嚥困難、進食時食道有疼痛感等情況。治療部分,首先要停止藥物,配合服用制酸劑,就可以有所改善。若長期受傷,會造成嚴重的食道潰瘍、食道狹窄,甚至食道破裂,嚴重時會發生致命的合併症,不可輕忽。

邱展賢提醒,平時服藥時,喝水要足夠,每次至少要300㏄,確定藥有通過食道。在吞藥後不要馬上躺平,最好坐或站30分鐘以上,讓藥丸能通過食道進入胃部。若有食道蠕動功能異常、中風或是長期臥床者,尤其要特別注意防範。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