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神猪重量比赛」是信徒用来向神明表达诚心的方式之一,不过神猪养成过程必须不断灌食,才能让体重达到一般猪只的5~6倍以上,不人道的饲养方式引发虐待动物的争议。动保团体表示,新竹县即将于9月5日举办的义民祭典以创意金猪取代部分神猪,符合环保与人道精神,祭祀诚心一样不减。
神猪竞重比赛是客家传统祭典中常见的重要元素,义民节中以神猪做为「奉饭」的供品,除了有感谢义民保乡卫民的涵义外,也彰显客家人刻苦团结的「分福文化」。不过,随着经济发展,少数有钱人基于面子问题或虚荣心,会耗费钜资购买超肥神猪祭拜,认为祭拜的猪只越重诚意越高,进而造就猪农以不人道的方式灌食以增加体重达上千台斤。
过胖的神猪通常都已胖到四肢无力或瘫痪,无法走动。神猪过磅、屠宰都需多人用麻绳捆绑、拖拉,过程中猪只惊吓万分,想逃离而冲撞铁笼,因而导致鼻子、嘴巴受伤流血。
为了避免虐待动物的争议、提倡少吃肉的健康概念,今年主办义民祭的新竹县湖口乡爱势村村长廖正仁发挥革新精神,与村民沟通,将原本要杀五头神猪的祭拜惯例改为「少杀两头猪」,并首创金猪替代肉猪供奉神明,获得780多位乡民响应认购,盈余将捐助办理义民祭典。
廖正仁表示,民众认购「创意金猪」,可以存入象征吉祥、幸运数字的钱币供奉神明,祭拜后再分送亲友、广结善缘,既可发扬神猪文化,符合环保与人道,也永续客家义民节的分福精神。
多年来不断推动取消神猪重量比赛的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执行长朱增宏也表示,95%以上参与祭典的义民信徒并未参加「神猪重量比赛」,但从捐献金钱不减的情况看来,减少神猪祭祀并不影响诚心!任何庙宇都应该告诉民众,只要虔诚敬拜就会得到庇佑,不必一直竞逐体重计上的神猪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