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10/9 下午 05:48:31

走偏!朱增宏:動物園經營方向譁眾取寵

──【柵欄關不住野性】專題

(關鍵字: 朱增宏 , 台北市立動物園 ,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台北市立動物園驚傳「公熊殺母熊」事件,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表示,園方雖然提出檢討報告,但通常歸咎於飼養、設施問題,其實更須檢討的是經營方向,因為長期以來動物園經費多用在招睞遊客,他痛批這樣的經營方式是「譁眾取寵」,呼籲應該以照顧動物福利為主。

動物園發生黑熊互相攻擊致死事件,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表示,園方應檢討經營方向,將經費用在照顧動物福利為主,而不只是譁眾取寵討好遊客。(圖片/取材自台北市立動物園臉書)
動物園發生黑熊互相攻擊致死事件,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表示,園方應檢討經營方向,將經費用在照顧動物福利為主,而不只是譁眾取寵討好遊客。(圖片/取材自台北市立動物園臉書)

朱增宏指出,台北市立動物園已是擁有最豐沛資源的單位,每年坐擁4億元的預算,卻忘記服務的主角應該是動物,反而花大錢改善提供遊客的硬體設施、引進珍稀動物,「這些行為都只是譁眾取寵!」朱增宏表示,這些被限制自由的野生動物,需要常常更新設施讓牠們不無聊,否則身心失調下,很容易使脾氣或是生病,甚至造成死亡。

以這次的黑熊攻擊同伴致死的案例,朱增宏表示,許多野生動物其實是個體性,交配時才會互相靠近,不像猴子有社群性、習慣結伴行動,因此若沒有給牠們足夠的空間,的確很可能為了爭奪更大的地盤,進而互相殘殺。

去年北市議員潘懷宗曾在質詢中指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死亡數字可觀,2008至2010年間分別死了227隻、185隻、178隻,估計每年動物死亡率達6~8%。

朱增宏指出,他不願苛責飼育員對動物的照顧不周,若說做得不夠好,他強調不是個人問題,而是制度使然,呼籲唯有動物園改變經營理念,回歸以動物福利為主體,才能降低這些「被關在後宮」動物死亡風險。

朱增宏也提出,包括英國、澳洲、紐西蘭等先進國家都有《動物園法》,國內也應跟進來立法,以明確對動物園的設施、繁殖、飼養等做規範,確保動物福利。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