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人而言,蝙蝠因特殊的吸血习性,被视为不祥的象征;反观中国人从文字到图形,均视其为象征长寿和幸福的吉祥之物,为了扭转蝙蝠予人的刻板负面印象,台北市立动物园在适逢「国际蝙蝠年」的今年,广邀国际学者分享各国保育蝙蝠的不同经验,并将于5日举办「星空怪兽—蝙蝠传奇特展」,让民众来个「蝠气之旅」!
为了瞭解全球蝙蝠保育概况及各国推动蝙蝠保育方法,台北市立动物园于本月2至4日举办「2012年东南亚动物园暨水族馆协会蝙蝠保育教育工作坊」,共有来自澳洲、澳门、美国、香港、泰国、中国、台湾等50位国际教育者,在为期3天的「蝙蝠保育教育工作坊」分享经验,并贡献扭转蝙蝠负面印象的策略。
本次国际性的蝙蝠保育交流,除了「纸上谈兵」之外,也有实作课程,包括制作蝙蝠屋、蝙蝠超音波侦测器的制作、蝙蝠照护及救伤等,甚至黄昏时还到动物园园区用超音波侦测器搜寻蝙蝠行踪。
目前台北动物园中较容易显现踪迹在民众面前的蝙蝠种类,包括东亚家蝠、台湾管鼻蝠、台湾大蹄鼻蝠、台湾小蹄鼻蝠、彩蝠、渡濑氏鼠耳蝠、长尾鼠耳蝠、摺翅蝠等。
另外,为了让民众更瞭解蝙蝠的生态与习性,台北动物园将于5日在动物园保育补给站(原zoo mall)举办「星空怪兽—蝙蝠传奇特展」,并于暑假晚上在动物园内举办夜访动物园和蝙蝠研习的活动,有兴趣的民众可随时注意台北动物园保育网上的活动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