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武漢保育員舔小猴子屁股,幫助排便,引起國內熱烈討論。臺北市立動物研究員指出,哺乳動物便秘可以用溫水擦拭肛門,或是按摩腹部,幫助排便,或者從改善飲食做起,若都沒改善,則可依症狀投入軟便劑藥物,改善便秘;對於用舌頭舔動物肛門做法,不僅不衛生,容易感染細菌,其做法更有待商榷。
據中國大陸「武漢晚報」轉述,「五一」小長假首日,為了讓小黑葉猴見見世面,武漢市立動物園保育員張幫勝首次將小黑葉猴放進猴館與遊客見面。詎料,張幫勝發現小猴消化不良,排便困難,頓時著急起來,看到地上的花生殼,他認為是遊客將花生扔給小猴,沒牙的小猴有可能將整粒花生米吞進肚子裡。如果不儘快排出,將危及小猴的生命。
此時,年過半百的張幫勝,用溫水將一隻小黑葉猴的屁股洗乾淨,然後開始用舌頭不停地舔,一直舔了1個多小時,直到小猴拉出一粒花生米。花生米排出後,張幫勝這才滿意地笑了。
對此,臺北市立動物園趙明杰研究員認為,人嘴舔動物肛門來排便真是「不可思議」。他說,雖然許多野生哺乳動物會用嘴舔初生仔獸肛門來刺激排便,是正常母性行為。但卻是第一次聽說有人用舌頭舔小猴子的肛門,幫助排便,或許是張保育員對他從小就照顧的小黑葉猴感情特別深,視如己出。事實上,野生雜食或草食哺乳動物像是猴子之類,因攝食纖維量較人類多,腸胃的蠕動也都較人類來的快速,出現便秘狀況較人類少。
主要原因是許多以吃草葉或是水果為生的哺乳脊椎動物,如大象、牛、羊、駱馬、猴子等,牠們所吃的青草、葉子與其他植物,大多是粗糙而大量。這類食物在口中或反芻經過適當的咀嚼,與唾液中所含的酵素混合,再進入胃、小腸與大腸進行分解、消化吸收。
加上這些哺乳動物擁有發達臼齒,在口中將食物細細的磨碎,不同於肉食動物吞食的動作。牠們沒有利爪與利齒,牠們把水吸到口裡,不像肉食動物用舌頭去舔。由於牠們不吃迅速腐敗的食物,並且食物可在消化道內停留較長的時間,所以擁有較長的消化系統在運作,出現便秘狀況相對較肉食動物來得不明顯。
趙明杰研究員指出,市立動物園幾年前有一隻50多歲的大象「馬蘭」,因年紀大,僅存的臼齒已磨損,咀嚼困難,偶而數天或近一週沒排便,排出糞便為長條狀,情緒相當不穩定,食慾也不好,經檢查確認是便秘惹的禍,於是管理員將大象平日喜歡採食的狼尾草切成小段,地瓜等堅硬根莖類則是煮成軟食纖維,從飲食改善,幫助「馬蘭」排除便秘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