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50.3%。換言之,每二位成年人中就有一位過重或肥胖。依據教育部2015學年度學生健康檢查資料結果顯示,國小學童及國中生之中,近四分之一患有肥胖症。過重和肥胖對所有年齡層的人帶來嚴重的健康問題,值得我們關注。
十大死因有八項與肥胖相關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肥胖不僅是一個美觀問題,也是一個增加疾病和健康風險的醫學問題,例如: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和某些癌症。我國十大死因中,就有八項與肥胖相關,也是新冠肺炎染疫重症的危險因子。肥胖不僅增加罹病率,也會增加死亡率,研究顯示若BMI超過35,死亡率增加近一倍。
因此,減重已經成為全民運動,減重不僅可以改善生活品質,還可以讓我們遠離疾病。研究證實,當肥胖者減少5%以上體重(如成人90公斤,減少5公斤),就可以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而減掉的體重越多,好處就越大。
如何判斷肥胖呢?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來衡量肥胖程度,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
衛生福利部公告以身體質量指數與腰圍評估體位之建議切點 (2013年公告 )
想要減重,從了解肥胖成因開始
肥胖是因為熱量攝取大於消耗所致,進而造成過多的脂肪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除遺傳外,致胖環境及生活型態因素是造成肥胖最主要的原因。其它少見原因是由內分泌疾病、某些藥物、壓力、情緒和睡眠不佳等所致。研究發現,人們睡眠越少,就越有可能過重或肥胖,其原因為睡眠期間身體釋放的激素有助於控制食慾和增加能量消耗。
體重控制計畫
調整生活型態,飲食控制及運動對克服肥胖至關重要。
飲食控制原則,應採用均衡且低熱量、低脂低糖的食物、選擇吃原型食物、拒絕加工食品、攝取優質蛋白質。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及適量水果,不喝含糖飲料,養成多喝水的習慣,由每天減少500-750大卡的熱量開始,循序漸進,來達到減重效果,當我們消耗7,700大卡時就能減輕1公斤的體重。每日攝取熱量也不宜過低,建議每日攝取1,200-1,600大卡。
運動不但可以增肌減脂,還可增加基楚代謝,更可增加胰島素敏感度,降低代謝症候群罹病風險,另一方面也能疏解壓力,緩解輕度的焦慮及憂鬱並能改善睡眠。
我們可以從維持基本體能的運動做起,依照運動333原則,每週做運動3次,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每分鐘心跳至少達130下。接著逐漸增加運動頻率,為達到減重目的,建議每週五到七天的中等強度運動,每週至少二天進行中等或更高強度的肌力訓練。
建議減重目標設定為每週 0.5至1公斤,每月減重2至4公斤為宜。
藥物治療
肥胖藥物治療的時機:適用於肥胖病人BMI≧30kg/m2或是BMI ≧27kg/m2且至少有一種合併症 (高血壓、第2型糖尿病或血脂異常等 )。目前在我國核准適用於肥胖治療的藥物有羅氏鮮,善纖達及康纖芙。其作用機轉,成效及副作用如圖表一說明。
表一、肥胖治療的藥物說明
藥物是輔助減重治療的利器,但仍須同時進行生活型態調整及行為修正,在專業團隊的指導下,藥物治療可以增加減重成效,且能讓我們輕鬆享瘦。
對於嚴重肥胖或病態性肥胖者,內科治療成效相對有限,必要時需要接受外科手術的協助。
結語
當您發現自己有肥胖問題時,可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找出最適合個人的減重方式。當我們能用正確方法減重成功後,不僅可以預防及改善慢性疾病,促進身體健康,也會因減重成果帶來自我成就感及全新的生活,享受高品質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