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血型腦中風是指因大腦動脈的血栓或栓塞形成,經過緊急腦部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進行「取栓手術」清除血栓,能將缺血型腦中風患者血栓移除,恢復血流。大千綜合醫院神經放射科醫師康靜維表示,腦中風可分… 詳全文 >
-
脂肪肝不只是肝的問題,也與心臟健康密切相關。根據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李美璇教授領導的一項大型研究,追蹤逾30萬名30歲以上台灣成年人,從流行病學的角度首度系統性量化脂肪肝與心肌梗塞、缺血性… 詳全文 >
-
腦中風,是位居台灣的第二位死因,僅次於癌症,每年腦中風新發生數約為3萬人。台灣的年輕族群發生中風機率從整體患者的5~6%,成長到目前的15~18%。周大翔中醫師表示,中醫預防中風保健可以按3… 詳全文 >
-
根據統計,近3年來,每年約4萬人因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而導致住院,半數無法回復原有工作或需輪椅代步,嚴重者終生臥床需他人照護。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龍醫師指出,若不幸發生中風,也別灰心,掌握黃金… 詳全文 >
-
腦中風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其中缺血性腦中風佔80%,一旦發生必須儘快打通阻塞的腦血管,以降低神經後遺症。臺中榮總腦中風治療團隊比照國際上最新的腦中風評估流程,提出「一站式取栓」這個流程,… 詳全文 >
-
依據衛生福利部2021年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四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留維廷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小血管病變如果未持續回診追蹤,恐產… 詳全文 >
-
根據2020台灣腦中風學會非心因性缺血性腦中風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指引:「缺血性腦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的病人,在接受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後,嚴重心血管事件之發生率相對減少達25%;亞東醫院藥學部林鈺霖… 詳全文 >
-
腦血管疾病的症狀常是瞬間出現,因為「其疾如風」又稱「腦中風」。衛生福利部2016年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 (腦中風) 是國人十大主要死因的第四位。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神經生理診斷科主任馮偉雄醫師… 詳全文 >
-
依據衛生福利部104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3位,尤其好發於60-79歲的年齡層。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方耀榮表示,現在缺血性腦中風可以進行「動脈血管內… 詳全文 >
-
腦中風主要可分為兩種形式,分別是出血性腦中風與缺血性腦中風,缺血性腦中風則佔腦中風案例一半以上。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說明,肥胖及高血壓就是造成缺血性中風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高血脂也會容易使…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在心臟血管內科門診是很常見的心律不整,會造成心悸、呼吸困難,甚至胸悶。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蔣俊彥指出,需注意心房顫動因為容易會形成血栓,導致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及其他動脈… 詳全文 >
-
突然出現手無力的症狀,小心可能是腦中風了!1名68歲陳先生有抽菸習慣,高血壓按時服藥控制,最近發生好幾次左手突然無力的症狀,休息一段時間又恢復正常。三峽恩主公醫院放射科郭盈昇醫師表示,後來詳… 詳全文 >
-
腦中風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四位,腦中風可初步分成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和出血性腦中風兩種。依據國人中風登錄資料,缺血性腦中風占所有中風的七到八成,剩下的一成為出血性腦中風。國人腦中風的發生率為… 詳全文 >
-
腦中風不是只有在冬天才會發作,小心夏天高溫也是腦中風好發的時機!1名年逾70歲的黃先生,本身有三高問題,最近突發右側無力症狀,由於症狀一直無改善,才趕緊至安南醫院急診。經過進行相關檢驗與腦部… 詳全文 >
-
腦中風不僅會誘發肢體、認知功能障礙發生,患者的口語表達也常出現問題,造成失語症的發生!而醫界也普遍認為,一旦錯失中風後黃金治療時間,患者往往難重拾語言能力。不過,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腦中風中心召…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