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當患者發作時,身體手足部位皮膚會有脫皮、乾癢、紅腫等現象,甚至破皮流血。據估計,全台約有30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科邱足滿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 詳全文 >
-
喝咖啡族再忙,也要停下來看一下!喝咖啡好處多,但花蓮慈濟醫院藥劑部主任劉采艷提醒,吃藥後千萬別馬上喝咖啡,因為其咖啡因會影響藥效代謝,造成藥物交互作用,建議最好服藥後1至2小時為宜,特別是患… 詳全文 >
-
氣喘是最常見的兒童慢性疾病,也是台灣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疾病之一。原因是呼吸道受到各種過敏性(如接觸過敏原)與非過敏性(包含:病毒感染、空氣汙染、激烈運動及情緒躁動)的刺激後,引發的過度反應。亞… 詳全文 >
-
每逢季節轉換,便是呼吸道疾病好發期,其中又以「氣喘」發作最令人難受!安南醫院胸腔內科醫師何建輝分享近期兩起名人案例:去2022年12月,時任內政部長的徐國勇因長年患有氣喘,加上使用呼吸管吸藥… 詳全文 >
-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發炎性疾病,特色是奇癢無比的濕疹樣病灶。大多在嬰兒與兒童時期發病,少數可在成人時期才第一次發作。一部分的人會合併過敏三部曲:食物過敏、過敏性鼻炎、氣喘。亞東醫院皮膚… 詳全文 >
-
高雄榮民總醫院復健部林克隆醫師表示,多數兒童確診個案為輕症,建議可於急性症狀緩解後通常為發病3-7天後,執行居家的心肺復健訓練。然而須特別留意不適合開始運動的表徵,例如發燒、呼吸次數每分鐘大… 詳全文 >
-
根據統計,台灣兒童三大過敏性疾病包含過敏性鼻炎、氣喘與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分別約為50%、20%與10%,隨著生活環境改變,疾病盛行率逐年上升;其中,不乏許多病童會有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之需求… 詳全文 >
-
你經常會有「溢赤酸」、「火燒心」嗎?小心可能是胃食道逆流上身!值得注意的是,有胃食道逆流卻不治療,可能會走上「胃食道逆流→巴瑞特食道症→食道癌」三部曲的命運!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表示,要注意… 詳全文 >
-
氣喘為兒童常見慢性病之一,據2020年健保醫療統計年報,0-14歲兒童因氣喘就診人數約達23萬。氣喘是一種氣管慢性發炎的疾病,常見的症狀有喘鳴、呼吸短促、胸悶、咳嗽等,有時可能會因為運動、劇… 詳全文 >
-
肺炎鏈球菌引起之疾病每月均有病例發生,以「冬季至春季」發生最多。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闕壯理醫師表示,感染肺炎鏈球菌可能會導致「肺炎」,或是更嚴重的菌血症、敗血症及腦膜炎。病患會有高燒,加上不同… 詳全文 >
-
涼秋季節,不少人氣喘發作,出現胸悶、夜咳不適症狀!台中1名30歲林小姐因工作繁忙、作息不定,導致胸悶、夜咳及睡眠不佳等情況,就醫檢查發現「吐氣一氧化氮濃度」(FeNO)高達90,顯示肺部氣管… 詳全文 >
-
每年從春季到初夏這一段時間,許多日本人都會為「花粉症」所苦。有人發現,引起花粉症症狀的原因之一,竟然和「油」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其中富含「亞油酸」的油類,不但會加劇花粉症、異位性皮膚炎和氣喘等… 詳全文 >
-
陽氣虛所導致的手足涼,坐著的時候常像一灘軟泥,沒有力氣挺直身子坐正坐好,傳統醫學稱為「百體盡皆縱」,在嚴重的病人和老人身上較易見到。還有胸脅痛(即胸部及兩邊腋下肋骨處疼痛)、喘不得息(呼吸急… 詳全文 >
-
曾有一位罹患氣喘的病患,人家介紹他來看診,結果病患走到門口看到招牌,心裡想,我這個是氣喘,怎麼會是找外科醫師看呢?過敏性皮膚炎看似簡單,用藥不會很雜,但若能掌握用藥訣竅,一理通、百理同。推而… 詳全文 >
-
這是呼吸道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刺激呼吸道的過敏反應,使支氣管的平滑肌收縮、呼吸道黏膜浮腫、黏液分泌亢進,進而造成呼吸道狹窄、呼吸困難、喘鳴及咳嗽。原因有可能是過敏、感冒等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發炎、…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