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罹癌,全家都跟著陷入抗癌情境,但是,歷經兒子腦癌、先生肺腺癌離世,本身也罹大腸癌的雅紛來說,除了自己要靠毅力挺過來,心中卻仍然有遺憾,那就是來不及拍一張全家福,只能用畫筆補缺憾。她投稿參… 詳全文 >
-
台北市最新十大癌症發生排名出爐!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今(22)日公布「106年台北市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排名」,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前三名分由女性乳房癌奪冠,肺、支氣管及氣… 詳全文 >
-
不是只有肝癌才有三部曲,發生人數連12年排名第一的大腸癌也有三部曲,尤其容易被忽略的是其中沒出血、無症狀的高風險腺瘤,往往是容易癌變為大腸腺癌的前身!國泰健檢預防醫學部陳皇光部長提醒,要遠離… 詳全文 >
-
肥胖不是福!肥胖會併發許多疾病,甚至恐使女性婦癌頭號殺手乳癌找上門!尤其,最新106年癌症登記報告也發現,女性乳癌發生人數大幅提升,總計有13,965人,較105年度新增1,293人,成長比… 詳全文 >
-
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根據國民健康署今(2)日最新出爐的106年台灣癌症登記報告發現,平均每4分鐘42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時鐘又快轉16秒!且大腸癌更是連續12年名列十大癌症之冠,緊接著依序為肺… 詳全文 >
-
很多人以為做糞便潛血篩檢陽性者,有可能是罹患大腸癌,但是,其實除了大腸有息肉、腫瘤或肛門疾患等,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或癌症引起,像是罕見的惡性淋巴癌─「被套細胞淋巴瘤」。烏日林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 詳全文 >
-
各位知道嗎?日本人癌症死亡率的第一名是「大腸癌」。一般認為最大的原因是「運動不足」。不運動的話,腸道的蠕動功能就會變差,讓糞便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變長。 詳全文 >
-
繼國內多位知名人士因大腸癌末期逝世後,近又聽聞資深藝人女兒因直腸癌復發,她因憂心治療過程會影響日常生活及照顧小孩,及害怕裝「人工肛門」因而一度拒絕治療。其實因癌變手術位置接近肛門,或大腸癌造… 詳全文 >
-
年底應酬跑趴,聚餐一攤接一攤,卻是大腸激躁症的高峰期!有此困擾的人,經常腹瀉,有時還會偶爾腹痛。不過,有的人卻擔心大腸激躁症,會不會也是大腸癌的警訊呢?兩者症狀有何差異呢?來聽聽看衛福部樂生… 詳全文 >
-
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大腸癌的發生與死亡率高居10大癌症死因的第3位!現在已經有先進科技研發腸道內視鏡影像AI系統,可同步以每秒30次的頻率偵測腸道並標示出息肉,即時輔助醫師判讀,大幅降低檢查可… 詳全文 >
-
近年有許多知名藝人因罹患大腸癌不幸過世,包括:豬哥亮、李國修等,根據衛福部公布107年人十大死因,大腸癌僅次於肺癌、肝癌,排名第三。事實上,早在9年前國人的大腸癌罹患率即超越肝癌,成為台灣發… 詳全文 >
-
從還在當醫學生的時候,就常在新聞媒體報導裡面聽到某14歲少年每天一根烤香腸,得到大腸癌的遺憾的事情,那大腸癌到底是什麼?這個疾病和我有何相關?怎麼樣的人會得到大腸癌?要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呢?… 詳全文 >
-
罹患晚期大腸癌,除了切除腫瘤本身,還需多切除病灶周圍部分腸道,以確保癌細胞切除乾淨,降低復發率。如果切除範圍在骨盆腔死角,就需從肛門處深入治療,患者面臨術後造人工肛門的不便。台北慈濟醫院大腸… 詳全文 >
-
大腸癌已經連11年高踞台灣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做大腸鏡檢查除了可及早揪出癌蹤,還能發現大腸息肉,尤其,一旦發現屬於癌化的扁平鋸齒狀腺瘤性息肉,就必需立即切除。網路上說:「預防大腸息肉復發,要多… 詳全文 >
-
大腸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很高。尤其,大腸瘜肉不可輕忽,有癌變風險。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消化科范峻維醫師表示,大腸瘜肉超過1公分就有癌化病變的可能性,透過精細的內視鏡診斷,即可以早…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