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腸癌已連續十多年占據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根據國健署108年癌症發生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7,302人,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換算下來,平均每13人,終其一生可能罹患大腸癌。北投健康… 詳全文 >
-
大腸癌是發生在大腸的惡性腫瘤,長達十多年,大腸癌位居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位,根據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7,302人,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國民健康署提醒,掌握「二多… 詳全文 >
-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張先生家族中有3人陸續診斷罹患大腸癌,所幸經過台中榮總醫院多專科癌症治療團隊治療解救,目前後續追蹤沒有看到腫瘤復發的跡象,都大幅提升生活品質,抗癌成功!中… 詳全文 >
-
余天的女兒余苑綺不幸癌逝,留給親友無限悲痛,她抗癌8年70次化療,2017年生下女兒,2019年生下小兒子,卻驚傳直腸癌復發,癌細胞轉到肺和肝。懷孕的女性罹患大腸癌該怎麼辦?如何自救又不會傷… 詳全文 >
-
近期熱門台劇《媽,別鬧了!》劇中比莉飾演63歲的王玫玫,劇中有一情節為王玫玫與好友透露近期如廁發現有出血現象,並認為自己可能時日不長。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發生血便的原因並不單一… 詳全文 >
-
高溫烹調食物,會產生許多致癌物質。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楊宗洺醫師表示,在燒烤中常見的食材如:加工食品及紅肉(牛肉、豬肉、羊肉)的攝取量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有劑量效應關係,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品… 詳全文 >
-
全台灣有5萬名以上乾癬患者,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乾癬並不只是皮膚病,也是一種全身性的發炎疾病。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紀景琪教授表示,根據長庚最新研究更顯示,乾癬病友與一般人相比,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增… 詳全文 >
-
大腸癌已連續15年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臺北榮總內視鏡診斷暨治療中心團隊結合AI影像,研發「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除可智慧辨識瘜肉,更可同時識別多種不同的大腸病灶,準確度達90… 詳全文 >
-
疫情下,許多患者避免感染選擇不就醫追蹤,尤其是,大腸癌篩檢如糞便潛血或大腸鏡明顯減少,而錯過早診斷機會。再加上有的人為了防疫宅在家,久坐少動,長期累積下來竟然出現「疫情性肥胖」的狀況。北投健… 詳全文 >
-
大腸癌患者經常容易發生腫瘤阻塞腸道,使得糞便難排出,甚至因此導致病人食慾減退、腹脹等狀況。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洪吉來表示,過去要解決此項困擾,大多以暫時性腸造口(人工肛門)處理,現在則… 詳全文 >
-
體力差、頭暈、臉色蒼白,也是大腸癌的症狀?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說,大腸癌有許多症狀,若因慢性失血導致貧血,會間接造成頭暈、體力差、臉色蒼白、心悸等貧血相關症狀。其他常見症狀有:排便習… 詳全文 >
-
大腸癌病患可能造成大腸阻塞,使得腸道發炎、腫脹,進而衍生食慾減退、飲食後容易腹脹等問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蔡元耀表示,大腸阻塞是指腹腔內有腫瘤壓迫或腫瘤阻塞大腸道… 詳全文 >
-
一般只要透過定期的大腸鏡檢查,找出腺瘤性瘜肉並切除,就可以降低75-90%大腸癌的發生。但以王先生為例,連續兩年大腸鏡檢查都正常,但隔年再次檢查卻出現大腸癌,此種狀況稱為大腸間隔癌,意指上次… 詳全文 >
-
「放屁很臭」、「放屁很大聲」,這是令許多人感到難為情卻又很關心的問題,究竟為什麼會有「臭屁」、「響屁」?而網路盛傳「連環屁是大腸癌的前兆」,真的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 詳全文 >
-
根據國民健康署107年統計:自民國95年以來,大腸癌一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目前每年罹患人數約2萬2千多人,十大癌症死亡原因排名第三位,每年約5千多人因此死亡,不容輕忽。衛福部苗栗…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