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節交替近來天氣溫差大,腦中風發生機率也隨之升高,腦中風為國人十大死因第四名,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生命,如果不幸中風,因身體失能對全家影響甚鉅。光田綜合醫院嚴寶勝副院長表示,中風徵兆四步驟「… 詳全文 >
-
經常飲酒過量和高血壓之間有著非常明顯的聯繫。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高血壓會給心肌帶來壓力,並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1個單位的酒精約為… 詳全文 >
-
根據國際權威醫學期刊《THE LANCET》刊登研究指出,長新冠患者可能出現BMI、膽固醇上升等症狀,讓許多人憂心連帶提升中風、心肌梗塞風險。家醫科醫師李唐越表示,想要知道自身的血管硬化指數…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主要的症狀為心跳不規則或心悸,也可能引發中風!臺中榮總醫院院長陳適安教授指出,臺中榮總醫院近年來發展低輻射立體定位電燒灼手術,輻射曝露量較傳統手術大幅降低,可精準… 詳全文 >
-
發現自己手腳無力、說話不清楚、流口水等情況,要儘速就醫,小心是中風徵兆!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賴宇亮醫師表示,中風越來越年輕化,每年可定期針對自己的心臟做超音波檢查,如果本身是心… 詳全文 >
-
不少人長期有程度不一的頭暈困擾,或人一多就頭暈?北醫大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李薰華醫師指出,出現頭暈可能是中風或其它疾病的前兆,甚至有患者頭暈及不平衡的感覺超過三個月,就醫檢查後確認罹患「持續性姿… 詳全文 >
-
中風之後要及早開始做復健,把握功能恢復的契機,鏡像手輔助訓練亦是如此。鏡像手(MirrorHand),是從神經科學理論出發所發明的上肢外骨骼機器人,國內各大醫院已經多有引進,林口長庚醫院復健… 詳全文 >
-
中風後的肩膀疼痛,是常見卻常被忽略的狀況。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媒體長陳渝仁醫師表示,肩膀疼痛對一般人已非小事,對中風病人來說,更可能造成憂鬱、疲憊、睡眠障礙等情形… 詳全文 >
-
2017年底美國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久坐是早逝的風險因子。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醫學科郭志東醫師表示,此研究發現每天坐著超過13個小時的人的死亡風險,比每天坐著少… 詳全文 >
-
大部分的中風病人都會有手部功能障礙,導致在執行日常生活功能有困難。安南醫院林聖哲院長表示,為提供中風患者更多治療復健選擇,安南醫院引進最先進「智慧外骨骼機器人系統」,幫助病人在中風後的復健期… 詳全文 >
-
曾獲金鐘迷你劇集男主角的唐川,於去年因為2度中風住院,並因肺部感染持續治療,昨日13日病逝,享壽69歲。去年2度住院時,唐川經紀人曾表示,唐川有糖尿病。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表示,糖… 詳全文 >
-
心臟(含大血管)腫瘤一般來說並不常見,且大多為良性,且預後較好,惡性腫瘤預後差,沒有很好的治療辦法,而且除影響瓣膜功能導致心臟衰竭外,還可能因腫瘤碎片脫落而造成中風或阻塞心臟出口而危急生命安… 詳全文 >
-
嘴歪眼斜一定是中風嗎?1名26歲陳先生日前起床照鏡子時,發現臉歪嘴斜,甚至一度聽不見,擔心腦中風,趕忙到醫院急診,亞大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馨範研判並非單純顏面神經失調,透過檢查發現耳朵旁有多顆… 詳全文 >
-
中風被稱為「幸福的終結者」,因為發作會影響健康,甚至即使治癒後也會帶來後遺症,包括肢體癱瘓、失語或精神障礙。目前透過經顱磁刺激術,可以治療腦中風失語症,以及腦部曾經受損,如腦傷、水腦、失智症… 詳全文 >
-
冬天早晚氣溫感覺偏涼,若再加上大陸冷氣團南下,氣溫明顯驟降且溫差大。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提醒,冬天為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尤其要注意預防中風及心肌梗塞。尤其又是以年長者及三高族群(糖…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