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年過40歲以後,最擔心停經及卵巢早衰。中醫師吳明珠指出,停經及卵巢早衰都是身體老化的警訊,要預防首應補腎虛、強化脾胃,可藉由中醫藥膳食補調理,或用紅糖薑糖「暖宮養巢」預防生理疾病,降低老… 詳全文 >
-
疫情拉警報,社區傳染大風暴,疫情指揮中心要求民眾先暫停非必要性醫療,讓不孕夫婦心慌慌,茂盛醫院不孕科李俊逸醫師認為,壓力過大也不利受孕,不妨利用防疫待在家裡的時間,夫妻多培養感情愛愛,有助孕… 詳全文 >
-
不孕症也會盼來春天!有一群女性罹患內膜異位症,這也是女性不孕的常見原因,約占不孕女性的25-50%,患者會有骨盆腔沾粘發炎,造成輸卵管阻塞、卵巢功能不好、影響胚胎質量或阻礙著床等問題。高醫生… 詳全文 >
-
拜醫學科技發展所賜,即使被診斷為不孕症,透過人工生殖治療,就能幫助提高懷孕的機會,也能成功懷孕、順利生下屬於夫妻的寶貴結晶,一圓當爸爸媽媽的心願。尤其,台灣生殖醫學以36.7%的試管嬰兒治療… 詳全文 >
-
台灣生育率連續好幾年排名全球最低,明年虎年2022年可能再創新低,因為生肖屬虎,在民間習俗裡傳說容易帶煞,婚喪喜慶常被要求迴避。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最近有不孕夫妻要求醫師在5月以前,幫忙快… 詳全文 >
-
長期沒有避孕,卻仍然沒懷孕,是否真的代表生殖功能有問題?「難孕體質」具體又包含了哪些原因?不孕症是夫妻雙方共同的疾病,因此在符合不孕條件下,建議男女雙方都應進行完整評估,才能對症下藥,把握卵… 詳全文 >
-
少子化危機也可能影響國家安全!根據美國中情局(CIA)所公佈的2021年全球227國的人口生育率預測,台灣育齡婦女僅生1.07個孩子,將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人工生殖寶寶破1萬名且逐年成…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病毒透過飛沫傳染,不僅引起呼吸道疾病、攻擊肺部,有許多研究發現,從心臟、腎臟到腸道,德國尤斯圖斯利比希大學的研究人員觀察發現,染疫患者體內的發炎現象高,可能影響男性精蟲細胞而破壞生育… 詳全文 >
-
不孕求子路很艱辛!1名38歲黃小姐,歷經反覆9次流產。研究發現,在反覆性著床失敗的不孕案例中,有近1/3婦女會有著床窗期偏移的問題,若在子宮內膜尚未達到完全成熟情況下,也可能增加後續自然流產… 詳全文 >
-
造成不孕的原因很多,其中精蟲品質不佳、活動力低,連帶影響受精率差,是一大隱憂!台灣人口已在去年負成長,人口危機浮現!目前針對此問題,茂盛醫院院長李茂盛指出,已經可透過微流體生殖晶片,能將健康… 詳全文 >
-
懷孕,容易嗎?問不同的人,將會得到不同的答案!有人好像一碰就有;有人則是耗盡家財,歷經千辛萬苦,才好不容易懷上「千金」與「萬金」。難與易,有如天壤之別!就從6件小事來說說,懷孕到底是容易,還… 詳全文 >
-
歲末年終,根據一項回顧2020健康大事件發現,除了第一名是新冠肺炎疫情,第二名是台灣出生率過低。令人驚訝的是,台灣首次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婦產科醫師王瑞生表示,壓力大是造成不孕的元凶,不妨… 詳全文 >
-
針對女性朋友對於男性因素不孕症的疑問時,我總是這麼說:「先生的問題比較好解決!」因為只要少數活著、會動的精蟲,我們就有辦法協助你懷孕。除了少數非常嚴重的寡精症、無精症以外,人工授精、試管嬰兒… 詳全文 >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ies Syndrome, PCOS)目前被認為是最常見的婦產科內分泌疾患,大約影響8%的女性。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診斷標準,根據當今世界通用… 詳全文 >
-
在台灣不孕症的比例達15%,幾乎每6對夫妻中就有1對夫妻不孕!但提到不孕治療,許多人第一時間多有「接受治療時間會被綁住,難以兼顧工作」,以及「必須頻繁施打排卵針」的既定印象,導致患者對相關治…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