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Omicron亞變異株BA.5來勢洶洶,新一波疫情持續增溫,孕媽咪們更是小心謹慎,深怕染疫對寶寶造成影響。因為孕婦的免疫力會比平常人偏低,偏偏又是染疫的高風險族群,尤其進入第三孕期…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407/89975預防骨質疏鬆 單單吃鈣沒有用,一定要搭配這個「行為」…… 大家對於鈣一定不陌生 但有些觀念一定要知道 **生理知識** 1.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巨量礦物質營養素>鉀>鈉 !…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02/89939鎂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礦物質,一般人知道缺鎂,可能會出現疲倦、食慾不振、偏頭痛等,但是,你知道嗎?鎂元素補充不足,竟也可能間接導致肥胖,甚至有糖尿病風險!近期有一項來自義大利的研究發現…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89920這幾年,「維生素D」應該是最受關注的維生素之一! 我一直以為自己時常在外頭走來走去,很常曬太陽,維生素D應該不缺吧!結果今年做體檢,我竟然維生素D未達標準(30ng/mL)。…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9871近日網路上有相關報導指出,「台灣最新研究發現,老人補充維生素D過量,恐加劇失智症風險…」。針對此報導,引起不少人一頭霧水,並且議論紛紛。為了避免引起大眾「誤解」,專業藥師以下就學理…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89846下一波BA.5疫情恐來襲,需要注意免疫力比較低、體力較弱的銀髮族與小孩,是染疫的高危險族群。此外,由於長宅在家,也可能會因疫情引起「居家營養不足症候群」,導致體力、肌力差,甚至形成…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9792過去的研究指出,維生素D在神經系統中具有保護及滋養神經細胞的功能,有助於增生神經傳導路徑,促進腦部健康,許多流行病學的研究皆發現,維生素D的缺乏與阿茲海默症和其它失智症發生的風險增…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9814受到人口高齡化影響,台灣人口年齡中位數也持續走揚。台灣在2018年已由高齡化社會轉為高齡社會,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那時將意味著全國65歲以上的人…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65/89812國民健康署日前修訂了「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針對50 歲以上的國人,將維生素D的攝取建議量提高為每日15 微克(µg)。如果依照建議標準來看,台灣人平均75%以上的男女…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89756運動風潮盛行,許多健身族都想追求運動「增肌減脂」,想變成肌肉男,甩掉腹部「游泳圈」,因此,運動後的飲食輔助也是達成目標的關鍵之一。由於運動後肌肉合成的速率會隨著時間增加而減少,一般…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89672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出研究結果指出,補充維生素D無法預防骨折,引起熱烈討論及關注。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表示,有些人錯誤解讀研究結果,誤以為骨鬆患者也不需要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65/89671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逐漸趨緩,但是,確診的高齡族群幾乎都有慢性潛伏疾病;除了減少外出、戴口罩及勤洗手,若要提升內在防護,營養師表示,吃進去的營養素絕對是關鍵,提供「抗疫三寶…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407/89648動不動就頭暈、想吐,而且伴隨「天旋地轉」?小心可能是惱人的「耳石症」引發暈眩問題上身導致!不過,並不是發生所有的暈眩都是耳石症。「耳石症是耳朵的耳屎太多嗎?」「耳石症是耳朵長結石嗎…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9623隨著確診人數上升,出現長新冠的人數也逐漸增加,世衛組織定義之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又稱長新冠Long COVID),為感染新冠3個月後全身出現多種無法以其他診斷解釋的症…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407/89603日前歌手朱俐靜因不敵乳癌而辭世,享年40歲,令人惋惜。需注意的是,乳癌在發生率有「雙高峰」,其一是35至39歲,其二是40至44歲,因此45歲以下勿輕忽。即使是三陰性乳癌,及早診斷…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19/8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