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律不整是許多人的夢魘,雖然心律不整的患者,可透過心律調節器,來維持心臟的正常跳動,但若是心律調節器的心內電擊導線遭受細菌感染,引發心內膜炎時,「開刀移除電擊」則成為唯一的選擇,但市立萬芳醫… 詳全文 >
-
1位5年前患心肌梗塞的50歲男子,經緊急做心導管氣球擴張術挽回生命,但因不按醫囑吃藥,且戒不掉30多年的抽菸習慣,竟在同段冠狀動脈塞住5次,前後動了5次心導管手術。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心臟內科主… 詳全文 >
-
急性主動脈剝離的治療有分內科藥物及外科手術治療;病患必須選擇何種方式,醫師會依據其「主動脈剝離的區域」而決定。內科治療若以內科方式治療,症狀較無法立即見效,而療程過長也會阻礙完全治癒的機會。… 詳全文 >
-
2年前1位8天大的張小妹妹,因罹患「肺動脈閉鎖合併右心發育不全症」,在接受亞東醫院結合心臟外科的微創手術和小兒心臟科的心導管手術後,成功治癒疾病,經過2年的追蹤發現恢復良好,心臟功能與同齡小… 詳全文 >
-
清理倉庫時要小心,可能因誤吸入金黃葡萄球茵,而導致引發急性心內膜炎!急性心內膜炎死亡率高達60至80%,雖然有典型症狀可診斷,但是也有可能有絲毫都不像該病症狀的情形,容易被誤診為一般性感冒,… 詳全文 >
-
一名謝小姐有靜脈曲張,卻因害怕開刀治療而不敢就診,一拖數年,導致出現皮膚潰爛、甚至靜脈破裂出血。長庚醫院楊志勛醫師研究證實,泡沫硬化劑注射可提供免開刀的治療選擇,6成患者5年內不會復發,可提… 詳全文 >
-
1位居住在花蓮的邱先生,17年前不慎被鋼筋壓到小腿,導致產生靜脈曲張,卻又因不痛不癢而延誤治療,結果後來讓他飽受慢性皮膚潰爛出血,甚至感染蜂窩性組織炎,花蓮慈濟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師李俊達表示… 詳全文 >
-
腿上的微血管像「蚯蚓」一樣爬行,看起來讓人不舒服,其實是靜脈曲張引起的現象。根據統計,台灣約有25%至40%女性、20%的男性患有靜脈曲張的現象。一名喜歡爬山的老奶奶,靜脈曲張已經20年,直… 詳全文 >
-
心因性猝死是與死神拔河的急救戰鬥!根據亞太心律醫學會調查發現,一旦心臟停止跳動,4分鐘後會造成腦內損傷,10分鐘後會腦死;但若及時施以心肺復甦CPR,並立即給予電擊,心跳回復正常節律的成功率… 詳全文 >
-
下肢動脈阻塞有個別稱叫「腳中風」,好發於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老年人,醫師提醒,下肢動脈阻塞臨床上有5項指標:持續性的缺血性疼痛、下肢突然間無脈搏、蒼白、冰冷、麻木,患者若延誤治療的黃金…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