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運動減重的風氣漸盛,不過,若運動觀念錯誤,姿勢不對或運動量突然增加,都可能造成下肢血管不堪負荷,導致或加重靜脈曲張症狀。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秋陽表示,透過適當的治療和穿著… 詳全文 >
-
開業復健專科醫師曾清祥指出,「鏡像治療」為目前最新的臨床復健治療方法,操作方法很簡單,先準備一面大鏡子,如照片呈現的畫面,讓患者坐在椅子上,將癱瘓手放於鏡後,鏡面朝向健側,患者用健側手練習 … 詳全文 >
-
勿輕忽主動脈瘤危險性,未妥善處理恐於體內埋下「不定時炸彈」!85歲的賴老先生雖有高血壓、高血脂病史,不過一直都有持續服藥回診,控制的相當不錯。但近半年來卻屢屢出現胸悶、腰痠、腰痛等問題,恩主… 詳全文 >
-
台北市萬芳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張得一醫師指出,周邊動脈疾病一般不易被發現,病患通常會先產生所謂「間歇性跛行」的症狀,就是下肢肌肉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給,行走一段距離之後就會有腳痠、腳痛的感覺 詳全文 >
-
心臟手術不一定要動大刀!61歲何先生出現嚴重胸悶,爬個樓梯都必須休息喘氣,就醫發現為二尖瓣閉鎖不全合併「腱索」斷裂,造成二尖瓣膜嚴重逆流引起心衰竭,經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張睿智施行心臟瓣… 詳全文 >
-
台灣的健保制度雖然剛開始是抄襲世界上其他先進的國家,但經過將近20年不斷的修正與改良,現在反而是這些先進國家羨慕的對象,因為我們用了比別人少的經費,達到了更好的品質。如果探究世界醫療保險的歷… 詳全文 >
-
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趙盈凱醫師指出,傳統食道癌手術,屬於大切口大範圍的手術,所需時間超過8小時,對病患傷害大,術後恢復時間長。目前可用傷口小、安全性高的微創「無刀口手術」治療,更可… 詳全文 >
-
冠狀動脈阻塞會造成心臟缺氧,可能會導致胸悶、胸痛、心肌壞死, 也就是所謂的心肌梗塞,如果不及時就醫處理,會有極高的死亡率。傳統手術需要將胸骨鋸開風險高,且術後復原慢,因此讓病患猶豫不決。現在… 詳全文 >
-
台北長庚醫院整形外科、雷射中心主任醫師張承仁指出,女性每1次的懷孕對於下肢靜脈,都是1次次的傷害,據統計,國內約有1/3的孕婦會產生嚴重程度不等的下肢靜脈曲張,雖然在生產後多半會獲得緩解, 詳全文 >
-
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陷入單純藥物控制與心導管、繞道手術等侵入性治療的抉擇中,總問醫師「這樣治療真的比較好嗎?」為了找出因冠狀動脈狹窄導致心肌缺血患者的全球性治療指引,馬偕醫院將加入國際大型研究…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