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內濕氣排不掉,總是睡不好鬧失眠,此外,容易水腫、腹瀉、小便不利等症狀,都與濕氣聚積息息相關!常常在路邊可以看到專賣茯苓糕的小販,茯苓糕的主角就是茯苓。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茯苓具有健脾滲濕、寧… 詳全文 >
-
氣溫屢屢飆高,甚至偶爾飆至38-39度,簡直像「火烤」,體感溫度非常高。為了消暑,有的人拼命吹冷氣,還有猛灌冰涼的西瓜汁,感覺一陣透心涼,好像能解暑,到底喝西瓜汁是否真的是消暑神器?衛生福利… 詳全文 >
-
未時,即下午13 ~ 15 點。心法藥方:摸摸腹部,吞吞口水,喝喝清茶。這是一個小腸當人體老闆的時辰。在這個時辰裡,人體真氣注於手太陽小腸經。這條經脈在我們吸氣的時候由手走頭。這是一條非常重… 詳全文 >
-
端午節氣溫開始變熱,容易蛇蟲繁殖,且疫病多發。古代傳說端午節掛艾草可以殺菌、抗病毒。不是只有艾草,端午驅毒避邪也必備菖浦、雄黃。而吃粽子應景也免不了,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黃千毓提醒,除了… 詳全文 >
-
台灣小朋友看病排行榜的冠軍是:過敏發作!當孩子出現不明原因揉眼睛、流鼻水、腸胃不適、早晚出現咳嗽症狀,或是身體上長紅疹時,一般就認為是「過敏」所致。除了看西醫之外,樂生療養院孫彩霞中醫師表示… 詳全文 >
-
身處於後疫情時代,防疫新生活啟動的此刻,重要的是養生防病、避免疾病上身!中醫師全聯會表示,大家除了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平時也可以透過鍛鍊強身,增加抵抗力。推荐民間廣為流傳的健身方法─八段錦… 詳全文 >
-
為了因應新冠肺炎未來疫情可能再發展,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修訂《新型冠狀病毒病中醫臨床分期治療指引》,針對輕症、重症、危重症採取個別中藥治療,提供中醫會診臨床分期治療指引,以搶救危重病患… 詳全文 >
-
針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給予的「重症方」之一的中藥複方水煎劑「台灣清冠一號」,實驗發現可中和病毒的感染力、調節細胞激素風暴出現,預計最快7月前進軍歐美,可望成為中藥國家隊重要一員。根據國家中醫藥… 詳全文 >
-
有人說:「肝不好的人有口臭、體臭」。其實,鮮為人知的是體臭,中醫師賴睿昕表示,中醫認為也可以稱為「疲勞臭」,是身體過度疲勞所引起的體臭,散發像爛蘋果的體味,有此惡臭散發出來時,就要小心可能是… 詳全文 >
-
連日梅雨炸彈,全台都受到大雨襲擊,大雨過後竟有人發現手指、腳趾側開始出現小水泡,周圍皮膚泛紅,並且有灼熱感,尤其搔癢難耐,感到十分困擾,於是求助於中醫師。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賴博…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