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會因度數不斷增加,導致視網膜剝離等風險。亦控制近視的藥物研發,成為全球眼科領域的重要課題。臺灣大學醫學院經團隊多年努力,成功開發出極具潛力的次世代控制近視藥物,於今(6/5)日正式技術移… 詳全文 >
全台粗估超過183萬人飽受乾眼症困擾,出現眼睛乾澀、異物感、痛、灼熱感、畏光及眼睛紅癢等不適,令患者坐立難安,炎夏將至,51%的患者反映乾眼症狀在夏季明顯加劇,主因多與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的乾燥… 詳全文 >
罕見單眼黃斑部雙裂孔,透過創新雙重療法,助病人重拾視界!花蓮慈濟醫院視網膜科主任何明山表示,黃斑部裂孔初期症狀多表現為視線扭曲、視覺模糊,但因不會引起疼痛,常被忽略,民眾若有視覺異常應盡早就… 詳全文 >
白內障與散光是影響視力的兩大元兇,不僅讓視力模糊,甚至可能提高生活上意外風險!中壢國際大學眼科院長林鴻源醫師表示,目前白內障手術已可同步解決這兩大視力問題:患者在手術時可選擇具備散光矯正功能… 詳全文 >
視網膜剝離是嚴重的眼疾,患者眼前會出現黑幕感,有如烏雲遮蔽一般,或突然出現大量「飛蚊症」,小心是視網膜剝離的警訊!延誤就醫視網膜剝離會迅速惡化,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視力喪失。羅東博愛醫院眼科汪玟… 詳全文 >
在臺灣每年約有1,000至2,000個視網膜剝離的病例發生,且發病年齡較國外更為年輕。目前已知的危險因子包括高度近視、視網膜剝離家族史、對側眼曾經發生過視網膜裂孔或剝離等因素。國泰綜合醫院眼… 詳全文 >
根據國健署資料,白內障已成為台灣老年人第二大常見慢性病,僅次於高血壓,盛行率高達41.3%。全國白內障就醫人口超過110萬人,其中60歲以上長者有八成都患有白內障。光田綜合醫院眼科李致名醫師… 詳全文 >
今年2月中,基隆長庚醫院眼科孫啟欽醫師赴我國非洲邦交國史瓦帝尼(Eswatini)參與義診時,發現一位15歲少年小清(化名),他的雙眼視力極差,已嚴重影響學習與生活。台灣社會善心力量與醫療外… 詳全文 >
兒童成長階段常見假性近視問題,眼科醫師林昕穎提醒,為預防假性近視變成真性近視,除了避免兒童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更要養成正確的用眼習慣,保持良好閱讀距離、減少3C產品使用時間,並培養戶外活動習慣… 詳全文 >
老花眼的發生年齡正逐年下降,臨床上已有愈來愈多35至42歲病患提早出現老花症狀,如視覺疲勞、閱讀吃力、頻繁調焦、依賴閱讀眼鏡等現象。眼科醫師葉威毅表示,根據臨床觀察,接受近視雷射矯正民眾,已…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