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就是24節氣中的「霜降」,這個名字的由來,就是「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的意思,也就是進入深秋的季節。秋天養生重點在防「秋燥」!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蘇三華醫師建議,此時食補宜潤肺、溫熱… 詳全文 >
甲狀腺結節多無臨床症狀,尤其是小的結節很難發現,頸部沒有特殊症狀也沒有壓迫感,所以大多數患者不易察覺。而甲狀腺結節有機會癌變而成為甲狀腺癌,如果發現甲狀腺結節建議要儘速治療。臺中慈濟醫院中醫… 詳全文 >
最近許多研究陸續也指出,得過新冠肺炎的患者相比沒染疫過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相對較高。而糖尿病也列入十大「長新冠」後遺症之一。康涵菁中醫師表示,中醫所說的「消渴症」,和現今糖尿病類似,但… 詳全文 >
天氣開始變冷了~~覺得身體有點虛,想喝個湯來補一下? 小心喝錯補湯,反而越補火氣越大! 詳全文 >
疫情下又正值「秋老虎」報到,有時令人感覺天氣熱,不少人出現「秋燥」症狀,出現皮膚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等,甚至在季節變化的時候,好發氣喘、咳嗽不適。賴睿昕中醫師提醒,需要及時採取… 詳全文 >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延續近3年,染疫人數已經超過668萬,並且接受中西藥物治療,其中中醫處方「清冠一號」累計迄今大約已經有70多萬人公費領取,公費補助約11億元。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詹益能表示… 詳全文 >
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山大,經常感覺疲勞,甚至疫情持續近3年,也有不少心 感到心情焦躁不安、睡不好,逐漸出現亞健康的情况。中醫師方志男表示,這些不適情况,多因身體失衡,「又虛又燥」導致,透過體質… 詳全文 >
衛福部統計110年的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和腦血管疾病高居第二和第四名!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臟衰竭、心肌梗塞、腦中風,如果平時有心跳不規則、頭暈、胸部壓痛、冒冷汗的情形,就要儘早檢查治療喔! 詳全文 >
新冠疫情居家期間因為缺乏運動,加上飲食沒有控制,很容易肥胖。中醫認為新冠「肥胖」多屬「濕熱疫毒」入侵,必需透過「清熱利濕」排出體內廢物,恢復輕盈的體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詳全文 >
台灣每年新增1萬5000名發展遲緩兒童,也就是說,台灣平均每15位孩子,就有一人可能發展遲緩的問題。恩主公醫院張晉賢中醫部主任表示,「五遲」就是中醫對小兒發育遲緩的觀察,治療一為「藥物」,二…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