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頑皮小孩總愛東摸西摸,撿地上的小東西來玩,稍微不注意還會放進口中,雖然肉眼看不到,但物品表面的細菌可是多到你無法想像!不只是在公共場合需要注意衛生清潔,就算是在家中,孩童常接觸的圖畫用… 詳全文 >
關於究竟能不能給孩子吃巧克力,李婉萍營養師有以下4點建議: 吃巧克力雖然不至於有太大的壞處,但是爸媽能不給就還是不要給,畢竟讓小朋友吃營養天然的食物,依然是最好的選擇。 詳全文 >
從2012年開始,各國就開始修正對於嬰幼兒副食品的建議。簡單來說:就是在4-6個月大時開始添加副食品,不要去特別避免何種食物。 詳全文 >
「腸套疊」是腸道像望遠鏡一般相互套疊的現象,好發在5個月以上~3歲以下的寶寶身上,發生比率約千分之一~千分之四,是這個年齡層最常見的腹部急症;其中,男寶寶罹患的比率又較女寶寶高,比例為3:1… 詳全文 >
早產兒基金會董事暨耕莘醫院小兒科醫師鄒國英表示,一般足月的孩子成長過程都需要持續觀測,更何況是出生1501公克以下的極低體重早產兒,更需要持續長期的追蹤檢查。因孩子不同生命階段的發展,早產兒… 詳全文 >
流感疫情近日稍稍趨緩,但腸病毒卻來勢洶洶,儼然成為家中幼童健康隱形殺手。網路著名的「家事女巫」林素芬,特地發表預防腸病毒小撇步,示範配製稀釋漂白水與消毒玩具的方法,讓家中的幼童在更安全的環境… 詳全文 >
澳洲梅鐸兒童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發現早產兒 (premature birth)不只於出生時較易受到疾病感染,即便到了兒童、青少年時期,仍有較高的機率因感染而送醫。 詳全文 >
「醫師,為什麼我家孩子的過敏問題一直好不了?難道過敏體質沒有辦法調整嗎?」小兒科醫師王燦寶表示,受到過敏體質一直持續困擾,原因在於孩童時期經常中斷調整體質、父母錯過調整體質黃金階段,再加上惡… 詳全文 >
近年來根據國外專家專統計,性早熟的兒童有增加趨勢,在台灣根據小兒科醫師臨床發現也有相同趨勢。性早熟兒童,剛開始身高可能比一般孩童高,原因是其體內性荷爾蒙的增加,導致骨齡加速進展,但是生長板卻… 詳全文 >
新生兒報到,全家喜氣洋洋,親朋好友前仆後繼地想看寶寶的可愛模樣,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李孟如提醒,若媽媽本身有自體免疫性疾病,家長更要注意寶寶的身體狀況,若身上莫名出現小紅點,可能是血小…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