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導管手術可以診斷檢查冠狀動脈疾病及其他心臟病,更是搶救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的利器!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3萬5千人接受心導管支架置放術。高雄榮總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魏楷哲臨床發現,心導管手… 詳全文 >
-
在皮膚癌當中,最常見的是基底細胞癌,容易被誤認為是「痣」或「斑」,因而延誤治療。大里仁愛醫院皮膚與美容醫學中心蔡雅雯醫師表示,有些黑斑可能是基底細胞癌、黑色素瘤等惡性病變,若未及時辨識,可能… 詳全文 >
-
日常生活中充斥著環境毒素,包括環境荷爾蒙、重金屬和空氣汙染等。這些無所不在的環境汙染物質,經由飲食、接觸、呼吸等各種途徑侵入體內,日積月累成殺手級的健康威脅,增加中風、心肌梗塞與癌症的風險。… 詳全文 >
-
胃部頻繁疼痛時,不應僅靠胃藥緩解,應進一步檢查找出真正的病因。尤其,胃部的發炎不像皮膚一樣顯而易見,而是用疼痛和不適感顯現,甚至無明顯症狀,若疏於保養及治療,長期慢性胃炎還可能惡化為胃癌!聯… 詳全文 >
-
適當減重有助肥胖者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代謝性疾病!1名32歲的黃先生體重高達120公斤,經過求診羅東博愛醫院減重中心的邱旭緯醫師,採取飲食調整及藥物治療,黃先生在半年內減去42… 詳全文 >
-
眼皮下垂的人,看起來眼睛無神,顯得老態,想要搶救這樣的困擾,該如何做?安南醫院皮膚科主任羅子焜醫師表示,亞洲女性由於皮下脂肪較厚,亞洲人初期老化時眼皮仍顯得較飽滿,但之後眼皮逐漸鬆弛下垂,可… 詳全文 >
-
春節假期結束後,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新陳代謝科劉漢文醫師近期看診時,發現多位糖尿病病人的血糖、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數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情況令人擔憂。他指出,這些異常數值多與年節期間飲食失控及生活… 詳全文 >
-
近來知名女明星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猝逝,令人不勝唏噓,除了喚醒大眾對於流感引發重症肺炎的重視,更值得關注的是,流感會併發續發性細菌感染,釀成細菌性肺炎,而肺炎鏈球菌正是頭號殺手!專家呼籲,接種… 詳全文 >
-
台灣20-64歲每4人中約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可能引發慢性疾病。國民健康署特製「代謝症候群防治宣導-檢吃動!」影音,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提升民眾對代謝症候群的認知,讓預防成為日常習慣。代謝症候… 詳全文 >
-
台灣65歲以上的民眾患有肌少症的比例約為6.8%,人數接近失智症,但卻有超過8成患者無病識感。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骨鬆肌少衰弱症中心主任洪家佩醫師指出,民眾可以透過留意「5」大徵兆、避免…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