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一輩子都要在體重計上掙扎著,對增加或減少的數字「斤斤計較」,就連懷孕期間也不能放鬆,甚至害怕一不小心吃得太胖,產後難以恢復身材,甚至希望懷孕時身材也不要改變太多。不過,根據美國最新研究指… 詳全文 >
-
新竹縣蔡惠卿營養師表示,每1天都要平均攝取6大類食物,對於身體健康才有保護,為了推廣此營養教育觀念,安麗紐崔萊推出了一套共有6張的學習單,藉由生動的遊戲互動方式,讓孩子更容易記住這一些營養知… 詳全文 >
-
兒童是國家未來主人翁,用藥安全與健康成長關係密切,千萬不可小覷。藥師指出,國人對於「幼童用藥安全」仍存有許多錯誤迷思,包括:吞藥一定藥吞藥粉,或是藥水喝不完放冰箱,以及喝藥水配牛奶果汁等, 詳全文 >
-
根據台灣環保署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空氣品質已受到大陸霾害波及而惡化,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更指出,空氣中PM2.5濃度每增加10μg/m3,對人體就會增加6%的死亡率風險,若為呼吸道過敏患者,則更要… 詳全文 >
-
0~1歲的寶寶,腦部發育的步驟歷程是怎樣的呢?舉凡善惡行為、邏輯思考和推理概念,皆與寶寶逐漸發展成高度成熟的大腦有關,而這些又與大腦的哪些部位及功能互為關聯呢?本單元特邀請兒童腦神經科專科醫… 詳全文 >
-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同樣的,國內兒童肥胖問題嚴重,也不是一天造成的!」根據教育部統計,都會區中小學生,平均每4人即有1人肥胖,而且持續增加。再看衛福部公佈的數字更驚人,2成7的國小學童體重… 詳全文 >
-
根據國小學童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內約半數兒童有脂肪、鈉與磷攝取過量、鈣質和膳食纖維攝取不足的現象,長期營養素不均衡,恐會影響發育和健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科營養師洪湘瑜… 詳全文 >
-
4月4日兒童節將屆,調查發現,國內有4成8的國小學童,每周至少喝1次含糖飲料,不僅容易造成肥胖,更影響幼童身心健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糖果及含糖飲料,屬於高熱量、低營養價值的食物,糖… 詳全文 >
-
初春正是呼吸道融合病毒猖獗的季節,2歲以下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孩童需更加注意,一旦感染很容易引發肺炎甚至呼吸衰竭,致死率高於一般病童數倍。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詳全文 >
-
「1杯乾淨的水,可以避免孩子生病」,根據台灣世界展望會於世界水資源日前夕,引述聯合國水資源組織一項調查顯示,全球每年有150萬名兒童因缺乏乾淨用水及基礎衛生條件而致死亡,呼籲為孩子募集生命之…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