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將至,小心青少年任意在網路訂購號稱能快速瘦身的「減肥餅乾」,長時間取代正餐,不僅減重不成功,還可能錯失成長關鍵期,影響發育!兒童內分泌暨減重專科醫師王律婷分享,兒童與青少年的體重管理,應… 詳全文 >
在台灣,有一群神經多樣性的青少年,包括自閉症、ADHD等,因無法完全符合主流學習與互動模式,而長期被誤解、排斥,甚至在教育與醫療支持體系中被「看見卻接不住」。據估計,每年約有2,000名青少… 詳全文 >
異位性皮膚炎時常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出現前兆,近八成的病患在5歲前會有症狀,但您知道漂白水不只能做為預防腸病毒的有效消毒工具,還能成為異位性皮膚炎第一線非藥物介入治療,甚至可以用「類面膜」在家濕… 詳全文 >
中央健康保險署自114年5月1日起,將全球唯一可治療「軟骨發育不全症」的新成分藥品Vosoritide納入全民健保給付。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表示,這項給付政策自114年5月1日起生效,預計每年可… 詳全文 >
餐廳「禁孩令」頻傳,網上因孩子哭鬧引發的爭議不斷。台灣人真的那麼「厭童」嗎?兒福聯盟調查發現,近四成(39.5%)民眾對孩子完全不反感,重度厭童者僅16.1%,多數人其實並不排斥孩子,他們的… 詳全文 >
兒童平時好動就等於過動症?過動症的兒童長大就會好,不必吃藥?有關過動症的迷思不少,ADHD全名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也就是俗稱的過動兒。吳宛容中醫師表示,中醫運用5大穴位刺激,並搭配疏肝、… 詳全文 >
當我們聽到「高血壓」,大多數人會直覺地聯想是中老年人的疾病。但高血壓早已不是「大人專利」,它也可能悄悄地出現在孩子身上。國泰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勇全表示,根據美國心臟協會與小兒科學會… 詳全文 >
從死神手中搶回的小小新生命!2024年,透過外交部的國際醫療宣傳短片《第二次出生 My Second Home》,印尼Sherlyn與David兩位病童的肝臟移植成功故事,見證臺大醫院國際醫… 詳全文 >
顱內動靜脈畸形是一種先天疾病,與家族遺傳、胚胎基因特異有關,病患平常無症狀、難以察覺,直到突發性的癲癇、劇烈頭痛就醫才確診。臺中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介入性腦血管外科主任崔源生指出,臺中榮總「精準… 詳全文 >
塑化劑威脅無所不在!近日中國傳出抽檢兒童涼拖鞋發現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類塑化劑超標3至500倍,讓家長擔心孩子穿到會被毒害!茂盛醫院皮膚科鍾佩宜醫師指出,長期穿著塑化劑超標的…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