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型神經纖維瘤 (NF1) 發生率為1/3000,半數源自家族遺傳,半數是自身基因突變。也可能長出叢狀神經纖維瘤。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林光麟理事長提醒,有症狀的患者相較於無症狀叢狀神經纖維瘤… 詳全文 >
根據統計,5歲小朋友約有15%仍會尿床,台灣流行病學研究發現,9歲小朋友約4.2%會有尿床的情形出現。根據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兒童泌尿科王大民醫師表示,小朋友會尿床可以分成4… 詳全文 >
家中也有愛畫畫的孩子嗎?根據媒體日前報導,德國有1名2歲男童洛朗(Laurent Schwarz)具有繪畫天分,經常描繪馬、恐龍等動物,其大膽用色及抽象風格,在IG走紅。甚至其中一幅作品以台… 詳全文 >
日前傳出首例未滿月嬰兒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死亡,引起大眾高度重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黃高彬提醒,預估今年腸病毒案例恐再創高峰,更擔心多年未流行的兒童殺手「腸病毒71型」捲土重來,… 詳全文 >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一種單一SMN1基因變異導致神經肌肉運動功能退化的體隱性遺傳罕見疾病,患者會因運動神經元持續進行性退化,影響坐立、行走、說話與吞嚥功能,嚴重甚至無法自主呼吸而死亡… 詳全文 >
疾病管制署今25日表示,因應幼童新冠JN.1疫苗接種需求,依據今(2025)年1月22日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流感防組及預防接種組聯席會議決議,自今年2月26日起提供Moderna JN… 詳全文 >
自閉症治療露曙光!林口長庚醫院最新使用Theta叢集性經顱磁刺激術刺激腦右側前額下迴,每週2次、連續8週,證實可顯著提升自閉者社交認知功能,且治療效果可維持4週。這項發現也為自閉症治療帶來曙… 詳全文 >
守護兒童的健康,應該接種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建立免疫屏障!20位優秀學童組成「防疫特攻隊」繪畫競賽與巡迴畫展,北市首站來到新光醫院,民眾可以一同走進孩子們畫筆下的防疫世界,感受他們對健康與防… 詳全文 >
家中如果有青少年出現「網路成癮」,該怎麼辦?近期有調查顯示,全球約有15%的青少年有網路成癮的跡象,此比例在台灣更高達18%。衛福部樂生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陳信源表示,隨數位科技的飛速發展,台… 詳全文 >
包皮垢(smegma)有的會呈現橢圓形腫塊,加上此時包皮較薄,乍看之下被誤以為是腫瘤,其實是包皮內層腺體分泌物,只要之後包皮慢慢自然退下,包皮垢就會自然跑出來。泌尿科醫師呂謹亨以下分享診間常…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