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8年已將「網路遊戲成癮」正式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當孩子玩網路遊戲的行為逐漸失控,並且已對身心健康與日常生活造成負面影響時,就得留意「網路… 詳全文 >
黴漿菌為兒童社區型肺炎常見的病原菌,令人擔心恐有中耳炎、肋膜積液、肺膿瘍等併發症。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蘇軏表示,臨床上懷疑黴漿菌感染時,可透過口咽部檢體進行快篩,約15分鐘便可判讀,在適當… 詳全文 >
根據台灣2015-2017年「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之流行病學調查」,台灣兒童青少年罹患任一精神疾病的終生盛行率高達32.3%,幾乎每3位孩子,就有1位曾遭遇心理健康問題。亞東醫院精神暨心身醫學… 詳全文 >
據警政署統計資料,網路犯罪發生數近五年成長330%。家扶基金會於今4月25日公布《兒少數位足跡調查》報告發現,有高達八成(83.63%)會在社群媒體上活動,國高中生比例更達九成五以上;然在社… 詳全文 >
影響兒童生長遲緩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遺傳因素,還跟環境有關,尤其當孩子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下,包括體罰、受虐等,不只影響心理,還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導致生長遲緩。兒童內分泌科醫師王律婷表示,若提供… 詳全文 >
兒童成長階段常見假性近視問題,眼科醫師林昕穎提醒,為預防假性近視變成真性近視,除了避免兒童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更要養成正確的用眼習慣,保持良好閱讀距離、減少3C產品使用時間,並培養戶外活動習慣… 詳全文 >
加一份水果,早餐營養更均衡!根據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國人每日水果攝取量遠低於建議標準,尤其是7-12歲的小學生中,僅6.4%達到每日「兩份水果」的建議攝取量。董氏基金會表示長期水果攝取不… 詳全文 >
4月23日是「世界嬰兒兒童青少年精神衛生日」,今年全球主題為「連結世界:為流離失所的兒童與家庭提供精神健康支持」,強調為因危機而流離失所的脆弱族群提供支持。台灣也以此為號召,透過教育、醫療與… 詳全文 >
有一些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鏈球菌、嗜血桿菌等,平時會帶原在健康人的鼻腔中,一旦感冒會使細菌增長,進而出現併發症如鼻竇炎或眼眶周圍皮膚感染,導致細菌擴散至眼球周圍構造,引發眼窩蜂窩性組織炎。新… 詳全文 >
兒童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恐造成生長遲緩、身材矮小、運動能力較差等。兒科醫師提醒,如果家長誤以為孩子長不高是「晚熟」、「會慢慢長上來」,可能錯過治療時機。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童成長門診主治醫師凌儀芝…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