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飲食西化與生活型態改變,發炎性腸道疾病(包括克隆氏症與潰瘍性大腸炎)的發生率逐年上升,每十萬人中分別有8.3與19.6人新診斷出克隆氏症與潰瘍性大腸炎,且發病年齡層有年輕化趨勢。臺中榮總… 詳全文 >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aHUS)為一種補體調控因子突變的罕見疾病,一旦發病將導致血管中廣泛出現血栓,疾病進程快速,攻擊全身器官。台灣兒童腎臟醫學會邱益煊理事長表示,根據臨床發現,5成aHU… 詳全文 >
春天後母臉,天氣變化大,也是病毒性腸胃炎肆虐旺季,引發症狀包括嘔吐、腹痛、腹瀉、發燒頭痛及肌肉痠痛等,雖然嬰幼兒急診重症比例不高,但年紀較小或抵抗力較弱的病患,仍有可能因脫水脫到「哭卻沒有眼… 詳全文 >
白斑症是一種免疫失衡性疾病,由於錯亂的免疫系統攻擊皮膚中的黑色素細胞,導致皮膚失去色素。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皮膚科黃昭瑜主任表示,對於輕度白斑症病人,常見治療方法包括:nbU… 詳全文 >
現代父母常見「平板育兒」方式,可能讓兒童不只視力受損,發育也受限。近期研究發現,每增加1小時的螢幕使用時間,即可能讓近視的風險增加2成,針對發育中的兒童,更有可能在其成長過程中持續增加度數,… 詳全文 >
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請注意!嬰幼兒出現感冒症狀如流鼻涕、咳嗽,不以為意,其實可能已經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病情加重,輕忽延誤就醫,恐變重症!烏日林新醫院兒童心臟科廖立勤主任指出,呼吸道… 詳全文 >
小朋友的保母手—飛高高,一拉就手脫臼!急診醫師翁梓華分享1-5歲小朋友常見的手部脫臼「保母手(Nursemaid hand)」的原因、常見造成保母手的「動作」,以及如何避免發生。 詳全文 >
嬰幼兒感冒時鼻塞不適,讓家長十分心疼,然而在舒緩症狀的同時,也要特別注意安全。日前,新竹臺大分院小兒部暨兒少保護中心醫師徐瑋襄收治1名剛滿月的嬰兒,因為家長嘗試保溫瓶裝熱水,讓嬰兒吸入蒸氣,… 詳全文 >
兒童酷愛吃甜食,不只肥胖,小心長不高!兒童內分泌科醫師王律婷提醒,吃甜食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不僅導致胰島素阻抗,更是孩子長不高的隱形殺手。胰島素過多不僅抑制生長激素,也可能加速生長板提前閉合… 詳全文 >
RSV為台灣新生兒最常見呼吸道感染源,新生兒感染RSV病程快又猛。台北國泰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洪依利醫師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1歲前染RSV,未來氣喘風險將增4倍。因此,6個月內新生兒慎防R…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