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 最新內容

10大健康症狀出爐:頭痛、頭暈名列第一!慢性發炎埋隱憂

10大健康症狀出爐:頭痛、頭暈名列第一!慢性發炎埋隱憂

經過2021年辛苦防疫,生活型態改變,你的健康情况是紅燈還是綠燈呢?根據一項五年上萬筆的健檢資料分析發現,民眾過去常見的10大主訴症狀,其中頭痛、頭暈長期位居第一位。預防醫學專家鄭乃源院長表示,並且提醒,2022年國人健康隱憂關鍵字是「慢性發炎」, 詳全文 >

假圖

發展障礙=亞斯伯格症?發展障礙的人都會怎麼樣?一起透過漫畫了解亞斯家庭的日常

本書作者為漫畫家,同時也是雙寶媽。兩個孩子先後都因為具有不尋常特… 詳全文 >

假圖

子宮頸癌疫苗超過20歲打已經晚了?最佳施打時機是何時?醫師來解答

就讀大二的阿亮和小妍是男女朋友,他們一同來到家庭醫學科看診,都表… 詳全文 >

相關新聞

  • 好福利!北市逾4萬老人享免費健檢

    北市衛生局今102年預計有42105名老人可享有免費的健康檢查,凡設籍於北市年滿65歲以上老人(即民國37年12月31日前出生)或55歲以上之原住民(即民國47年12月31日前出生)皆可參加… 詳全文 >

  • 扁走不穩成廢人?北榮:影片非全貌

    據昨22日監察委員黃煌雄公布17日到北榮拍攝陳水扁走路的影片顯示數度差點跌倒,台大醫師柯文哲看後更直指,阿扁已成廢人。北榮今23日出面澄清,影片乃是陳前總統做神經學檢查時,以腳掌走路引起的不… 詳全文 >

  • 防猝死!抽血檢查血管硬化因子

    近來多位名人意外猝死,包括藝人戎祥、前立委朱星羽等人,統計指出,台灣每年有逾萬人死於猝死重症。家庭醫學科醫師陳皇光表示,若在運動中,出現「喘、頭暈、心悸、胸悶」等症狀時,就要提高警覺;而若有… 詳全文 >

  • 翻轉胖瘦定義!英推新BMI計算法 

    過去要檢測個人健康指標,通常都是以身體質量指數(BMI)為標準,如果BMI值超過27以上,就可算是輕度肥胖;然而英國牛津大學崔弗生修正身體質量指數計算方式,表示由於高個子的骨架本身就較大,以… 詳全文 >

  • 29歲罹腸癌!家族史者應做大腸鏡

    家族中若有親人罹患大腸癌,最好提前做大腸鏡檢查,看看有沒有容易癌化的腺性瘜肉。一名29歲的年輕男子,因為持續3天腹瀉、出現血便而就醫,大腸鏡檢查診斷出罹患第二期大腸癌,醫師詢問發現,男子家族… 詳全文 >

  • 阿扁右手抖 北榮:不符帕金森氏病

    正在服刑的前總統陳水扁,持續因治療重度憂鬱症而在台北榮民總醫院戒護就醫,近日傳出疑似罹患帕金森氏病,北榮醫療團隊今10日證實,陳水扁右手出現比較明顯的抖動,不過儀器檢查之後,認為不符合典型帕… 詳全文 >

  • 預防腦中風 頸動脈健康檢查優先

    冬季是腦中風的好發季節,患者往往因突然病發失去工作能力,需專人長期照顧,嚴重者甚至會增加死亡風險。台中澄清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映倫提醒,民眾應定期接受頭頸部動脈之健康檢查,確認動脈血管是否… 詳全文 >

  • 美最新研究:每年仍應做乳癌篩檢

    乳癌篩檢是否有其必要性?一直以來在醫界都有多方爭論,上周於權威醫學期刊公布的報告也指出,美國有百萬名婦女接受了不必要的侵入性癌症治療。然而,目前最新發表之研究則主張每年定期乳癌篩檢,對於減低… 詳全文 >

  • 冷鋒突然來襲 「心」檢查預防病發

    入冬後冷鋒一波波來襲,溫度持續下探,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台南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施志遠提醒,心血管疾病平時無明顯徵兆,容易被人忽略,有些動脈粥樣嚴重硬化的患者可能於第一次發作就… 詳全文 >

  • 氣溫陡降三高族小心 定時健檢預防

    天氣逐漸進入寒冬,氣溫陡然下降更使得心血管方面疾病的病例頻傳,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的三高族群更是要小心,除了平日飲食控制與體重維持要注意,最重要的是應定期至醫院做健康檢查,才能掌握自… 詳全文 >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