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 最新內容

10大健康症狀出爐:頭痛、頭暈名列第一!慢性發炎埋隱憂

10大健康症狀出爐:頭痛、頭暈名列第一!慢性發炎埋隱憂

經過2021年辛苦防疫,生活型態改變,你的健康情况是紅燈還是綠燈呢?根據一項五年上萬筆的健檢資料分析發現,民眾過去常見的10大主訴症狀,其中頭痛、頭暈長期位居第一位。預防醫學專家鄭乃源院長表示,並且提醒,2022年國人健康隱憂關鍵字是「慢性發炎」, 詳全文 >

假圖

發展障礙=亞斯伯格症?發展障礙的人都會怎麼樣?一起透過漫畫了解亞斯家庭的日常

本書作者為漫畫家,同時也是雙寶媽。兩個孩子先後都因為具有不尋常特… 詳全文 >

假圖

子宮頸癌疫苗超過20歲打已經晚了?最佳施打時機是何時?醫師來解答

就讀大二的阿亮和小妍是男女朋友,他們一同來到家庭醫學科看診,都表… 詳全文 >

相關新聞

  • 早期發現和治療?癌篩有必要性嗎?

    很多醫生其實也都知道,對這樣的患者做治療,只是增加他們的痛苦。尤其是抗癌劑,連我熟識的醫生也認為「最好不要做」,還說:「做放射線治療,還有康復的可能性,抗癌劑卻只會讓患者因為副作用而痛苦。」 詳全文 >

  • 有保庇!大腸癌篩降1成死亡風險

    大腸直腸癌篩檢,有做真的有保庇!台大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邱瀚模醫師表示,台灣大學大規模監測發現,接受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篩檢的50到69歲民眾,相較於從來沒有篩檢的人,大腸直腸癌的死亡風險可以… 詳全文 >

  • 虛驚!健檢前吃冰尿糖飆 疑糖尿病

    一位12歲正準備升上國一的男童,入學前接受體檢驗尿時,醫師赫見尿糖指數飆升,經過問診後才得知,在受測前不久,男童吃了一大碗「非常甜」的剉冰,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林兆啟指出,體檢驗尿前應禁吃… 詳全文 >

  • 視物線條走鐘?老年黃斑部病變搞怪

    新竹馬偕醫院眼科蔡裕棋主任醫師指出,1位67歲的洪姓男子,一日如往常至路口搭車上班時,發現對街的銀行標誌,招牌紅色邊框,橢圓弧線竟變直線,到辦公室回電子郵件,詎料,眼前竟發生閃電般的閃爍強光… 詳全文 >

  • 小心大腸癌前兆 內視鏡揪息肉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2010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發生人數上升最多的癌症以大腸癌居首,同時大腸癌也已連續4年高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的首位。舞臺劇大師李國修,即是因敵不過大腸癌的侵襲,畫… 詳全文 >

  • 日增6名心臟病童 血氧檢查早診斷

    我國平均每天有6名先天性心臟病童誕生,其自體免疫力和器官發育遠比同齡孩子來得不足。如何及早檢驗發現疾病和治療?台灣兒童心臟學會理事長王主科醫師呼籲比照美國經驗,將血氧偵測機測定血氧值的項目納… 詳全文 >

  • 大腸瘜肉留不得 切除防癌變後患

    瘜肉是大腸癌的危險因子,有可能在10至15年轉變成癌症,尤其患有家族性大腸瘜肉症者,其子女約有一半機會被遺傳。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胃腸肝膽科主任辛政憲提醒,臨床發現接受無痛大腸內視鏡健檢的民眾中… 詳全文 >

  • 抗癌藥物「有效」 醫病認知不同調

    癌症的治療法,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開刀切除、放射線治療、抗癌藥物治療。其他還有免疫療法、癌症疫苗療法、溫熱療法等,但不論哪種治療法,都無法根除癌症。既然沒有能徹底根除癌症的治療法,就沒有治療… 詳全文 >

  • 癌篩!早發現不幸VS晚到的幸福

    癌症是老化的結果,「癌症篩檢」則是避免英年早逝的手段。 既然如此,已經結束生殖機制,也已過了生物的賞味期限,目前正在「歸去」途中的老人家,就沒有所謂英年早逝的問題。所以極力不去碰觸「癌… 詳全文 >

  • 馬英九年度健檢 增肉還長高!

    總統馬英九今22日進行102年健康檢查,身高178.2公分、體重74.8公斤,BMI值23.55在正常範圍,相較去年身高177.6公分、體重74.7公斤,今年變胖了0.1公斤,且還長高0.6… 詳全文 >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