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房痛≠乳癌!醫揭乳癌兩高峰年齡!新一代ADC藥物攻癌,健保助攻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乳癌連年居於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而擔心復發的恐懼感,是乳癌患者共同的心理壓力。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楊雅雯指出,如果不幸復發,只要能規律服藥並定期追蹤,病程仍可獲得良好控制。 詳全文 >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乳癌連年居於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而擔心復發的恐懼感,是乳癌患者共同的心理壓力。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楊雅雯指出,如果不幸復發,只要能規律服藥並定期追蹤,病程仍可獲得良好控制。 詳全文 >
王伯伯在去年因久咳不癒,到醫院診斷出為肺癌,醫師進一步檢驗他的腫瘤細胞,有表皮生長因子基因變異,爾後他開始規則服用標靶藥物,至今也一年了。他的咳嗽也都獲得很大的進步,除了因吃標靶藥物的皮疹外… 詳全文 >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黃俊升主任指出,以往對HER2陽性早期乳癌治療的方式,手術扮演一定的重要性,但真正影響病患存活的關鍵是在手術後的輔助治療,儘管病患確診為早期乳癌, 詳全文 >
新光醫院一般外科主任楊圳隆指出,長久以來,HER2陽性乳癌被視為惡性度極高的腫瘤,每4位乳癌患者就有1人。每個人的正常細胞都有HER2接受體,但若乳癌細胞中的HER2基因過度表現,稱之為HE… 詳全文 >
新竹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鄭弘毅醫師表示,晚期HER2陽性乳癌治療目標在於控制病情,不在治癒。過去第1線治療藥物以第1代抗HER2標靶搭配化療為主,約7成患者經治療可使腫瘤縮小,平均存活2年6個… 詳全文 >
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鄭世隆指出,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間質性肺炎的一種,並有彌漫性肺纖維症狀,有經驗的胸腔內科醫師可以透過X光、電腦斷層掃描,必要時可進行肺部切片,即可確診。尤其特發… 詳全文 >
嘉義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方川尹主任表示,大腸直腸癌是國人發生率第1名的癌症,且臨床上每5位新診斷大腸直腸癌患者中,就有1人確診時已經到了第4期,如果不做任何治療,存活期平均只剩6個月, 詳全文 >
一項針對癌症病友所做的調查發現,44.8%癌友過去半年內有疼痛的困擾,有人痛到滿地打滾,也有人感覺比生小孩還痛,嚴重影響睡眠、生活和情緒。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醫師表示,全台仍有超過6萬… 詳全文 >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腫瘤醫學部主任陳若白表示,化放療越做越累,不是患者意志力不堅,也不是心理作用,若有長期疲憊或是負面情緒出現,超過2周以上,就應該找血液腫瘤科醫師諮詢,或是平日應多攝食抗發炎的… 詳全文 >
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陳鴻華指出,生活飲食習慣不佳,是罹患腸癌危險因子,但腸癌發生原因很多,還包括基因突變、環境及遺傳等因素。唯有定期篩檢,透過早期發現、治療,才能降低腸癌威脅… 詳全文 >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王照元副院長指出,大腸直腸癌平均每35.1分鐘增加1例,連續7年居10大癌症榜首,每年新增近1萬5千多人,罹患人數持續上升。單看高雄市,1年就新增近2000名,佔…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