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伯在去年因久咳不愈,到医院诊断出为肺癌,医生进一步检验他的肿瘤细胞,有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变异,尔后他开始规则服用标靶药物,至今也一年了。他的咳嗽也都获得很大的进步,除了因吃标靶药物的皮疹外,他自觉和正常健康人没有甚么差别。
但在最近的一次固定回诊中,医生告诉他,这一次追踪的胸部计算机断层有变化需要换药,王伯伯觉得很困惑,他感觉没有不舒服,没有像去年一开始的症状,虽说医生去年一开始就有提到,一般标靶药物平均有效的时间长短是有限的,然而他对于换药的时机点和换甚么药,让他困扰不已。
在标靶药物治疗
已成为具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变异的肺癌主流第一线药物下,在使用标靶药物大约一年不等的时间,越来越多的患者,终究需要面临到抗药性的问题。所谓抗药性,简单说起来指的是原本在使用标靶药物且有疗效的状况下,尔后原本控制的肿瘤不论在影像上,或是临床上有恶化的现象,依据临床的变化,进一步细分,肿瘤恶化又可分为单一局部的恶化,或全面性的恶化。
单一局部的恶化而言,一般是指在影像上有新的转移肿瘤,数目不多(泛指五以下),原发的肿瘤无明显恶化,通常病人本身只有微小而缓慢的感觉有异,甚至没有症状,若是在非脑部转移的单一局部恶化,可以考虑持续使用标靶药物,另外针对新的转移肿瘤,以开刀切除或放射线照射做廓清。若是转移至脑部,亦可考虑持续使用原先的标靶药物,再依据脑部转移肿瘤的数目、大小、和位置,采取局部或全脑放射治疗或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