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寶寶後的女性,隨著荷爾蒙下降,脂肪及乳腺組織也會快速減少,乳房的內容物如膠原蛋白與支撐結構被過度撐開後消氣,會因而彈性疲乏,以致於胸部像是消風的氣球一般鬆垮,於是造成產後胸部萎縮與下垂的自然現象。而透過隆乳能擺脫這樣的窘境,恢復自信。
根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ISAPS)最新統計資料中,2018年全球女性熱門整形手術中,「隆乳」排名奪冠,高達184萬人次;以每年則10%左右人次成長,預估今年2024年有高達28000顆數量的隆乳豐胸規模,可見女性對於個人外貌和自信心的重視。
產後胸部萎縮隆乳比率增加
整形外科陳錫根教授表示,在門診發現,有隆乳需求的人,以產後胸部萎縮進行隆乳的人,佔很大的比例,加上未婚乳房發育不佳的人,即佔隆乳人數的一半,另一半則是乳癌患者進行乳房重建。
隆乳3個適應症
針對產後出現胸部萎縮,進而想隆乳的女性,會建議其考慮是否不再生小孩,如果不想再生小孩,隆乳會是一個恢復原來身型的選擇。在隆乳有以下3個適應症:
1.年滿18歲。
2.乳房發育不良。
3.產後乳房萎縮。
陳錫根教授表示,產後胸部萎縮進行隆乳的好處是,可以恢復乳房的大小與挺拔,並且不會影響哺乳,因為假體是放在乳腺的後面,不會影響乳腺,甚至分泌乳汁,之後再懷孕仍然可以正常哺乳。
乳房結構是乳腺、筋膜、胸大肌,非常瘦的人會把假體放在肌肉的後面,俗稱「半筋半肉」;至於已經有一點乳房、脂肪,或是喜歡健身的人,假體就不適合放在肌肉後面,容易被擠壓變硬,所以會放在筋膜後面,顯得柔軟自然。所以要看病人的需求與生活型態,以及本身的條件來決定假體放入的位置。
乳癌患者的乳房重建
另一半進行隆乳的是乳癌患者,陳錫根教授表示,台灣一年平均新增1萬2千至1萬5千名乳癌患者,比率愈來愈高,與西方接近。乳房切除是治療乳癌的標準方法,一旦乳房切除就容易變形,所以需要做乳房重建。而市場上琳瑯滿目、材質觸感多樣的假體,醫師最常被詢問的就是「胸形及觸感是自然、手術是否安全及術後後遺症如何避免」,因此真實、自然與安全性都是消費者的主要考量。
此外,假體的選擇與術後照顧難易度密切相關,更直接影響恢復過程。曾有案例因術後護理不當,導致莢膜攣縮變硬,成為被戲稱為「石頭奶」的狀況。因此,除了定期檢查和遵循醫囑,選擇品質優良、不易產生併發症如下滑、變形的假體材質也是至關重要的。
有的乳癌患者原本乳房就比較大,乳房切除後想恢復原來大小,於是兩邊同時裝較大尺寸假體,預後心情變好,一掃罹癌陰霾。另外,也有的乳癌患者左右乳房原本大小即有差距,做乳房重建時就需要選擇不同尺寸假體,因此,目前像是德國工藝製造的假體,不僅能提供近百種尺寸滿足患者的需求,並擁有精細微紋理外殼,結合光滑面自然柔軟不易沾黏,以及絨毛面相容性好的優點。
陳錫根教授表示,目前隆乳手術安全性提高,不再盲目剝離,可以避免出血與感染,不會產生莢膜攣縮,甚至變硬成為「石頭奶」,並且採取微創傷口僅有2公分,傷口可隱藏於乳暈下緣或腋下,安全又美觀。再加上目前假體進步,表面具光滑性,且有微絨毛,使其與身體相容性好,有助回復正常生活。
隆乳手術3P安全原則
陳錫根醫師最後也提醒,隆乳手術前應遵循3P安全原則:
1.Place:要選擇合法合格的診所進行。
2.erson:要找專業資格的整形外科醫師執行。
3.Product:要選用經衛福部認證合法合格的安全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