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建立严谨转诊制度,落实完善医疗照护
不过与其靠民众的自觉,更实际的方式,还是应该从制度面去落实,像是转诊制度便需要有所规范。现在生病的人,可以去任何等级的医院看诊,所以有些人即使感冒,但只要多付一点钱,就能直接跑到大医院去看病,这其实是件很离谱的事。大型医院所照护的病患,应该是由一般诊所或基层医院转诊过来较为严重的伤病等级,而不是任由病人自行决定。
加上医疗普及和便利,进行任何检查、开刀几乎都不用等待,这也造成了医生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化掉所有排队看病的人流,平均看一个病人几乎用不到三分钟时间就能确诊开药。如此高超的医术堪称神技,这其中有可能造成医疗诊断疏漏。另有更多看诊的人,恐怕是根本不需要看病吃药就能自然痊愈的小毛病。
相较于海外严格的转诊制度,例如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或白内障手术,从检查到排时间开刀,往往得要花上一整年的时间。也难怪有不少旅居海外的人,愿意大老远从海外回来看病开刀,还能顺便探视亲戚朋友加旅游,往返两地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额,还远比在海外看病来得少。因此健全的转诊制度,不但能够保障重大疾病的病患,能获得完善医疗质量照护之外,我们的医疗资源也才能有效被运用。
看病就医太便利,反倒让人轻忽健康的重要
当台湾的全民健保制度让医疗费用变得超低廉,当就诊变得如此轻松简单时,人们就可能更不重视健康照护?
如果能采取像是新加坡的医疗账户保险方式,每个月从薪水中固定提拨一部分储存到自己的医疗账户中,等到有重大疾病时,就能动用这笔保险费作为医疗给付,如此一来,自己所储蓄起来的医疗基金自己使用,这时便会懂得自我约束,而不会任意造成不必要的医疗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