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7/7 下午 08:12:53

胜肽粒线体出击 巴金森氏症新曙光

(關鍵字: 老化 , 巴金森氏症 , 粒線體 , 胜肽粒線體移植系統 , 張瑞芝

巴金森氏症治疗可望再突破!粒线体是人体重要的胞器,可产生ATP供给细胞维持正常生理的运作,异常时会诱导细胞死亡,产生退化性疾病如巴金氏症,不过彰化基督教医院研究团队进行的老鼠实验发现,利用“胜肽粒线体移植系统”技术,可提升粒线体新换旧的准确率,不会诱导自体的免疫或发炎反应,治疗成功率可达6至7成。

巴金森氏症的典型症状,包括缺乏平衡感、自闭、不爱动、容易迷失等。
巴金森氏症的典型症狀,包括缺乏平衡感、自閉、不愛動、容易迷失等。

治疗巴金森氏症 粒线体动物实验成果显著

彰化基督教医院血管基因体中心研发的“客制化粒线体”治疗技术,已针对粒线体相关疾病如脑肌病(Myoclonic Epilepsy with Ragged Red Fibers, MERRF syndrome)与神经退化性疾病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进行体外细胞与动物试验,并于国际发表研究成果。

目前效果较为显著的是巴金森氏症动物实验部分。彰基血管暨基因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瑞芝博士表示,看中巴金森氏症的成因包括自发性遗传和外在环境因素,研究团队先在健康老鼠身上注射农药Rotenone(鱼藤精),观察一个月,挑出被诱导出现巴金森氏症症状,例如缺乏平衡感、自闭、不爱动、容易迷失的病鼠,再进行3个月的胜肽粒线体移植治疗实验,结果发现接受完整治疗的老鼠,术后状态恢复至60%至70%。

细胞的发电机!粒线体异常易老化

粒线体(Mitochondrion)是身体内细胞的能量工厂,如同将“细胞的发电机”,当它生病了就无法释出足够的能量,在需求量大的器官里会产生病变。而导致粒线体生病除了来自粒线体基因突变(母系遗传或非遗传),与外在环境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抽烟、不运动和不均衡的饮食型态等,亦密切相关。代谢症候群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高血脂,以及小脑萎缩等神经性退化相关的罕见疾病,皆属于粒线体疾病的范畴。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