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過後,正是品嚐大閘蟹的最佳時機,台灣終於開放睽違已6年的大陸大閘蟹進口,今2日上午,台中市政府衛生局特別到梧棲漁港抽驗大閘蟹中的動物用藥殘留,檢驗結果預計4個星期後出爐。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陳淑惠表示,6年前大陸大閘蟹因被檢驗出含禁藥,因此提高檢驗門檻,從此沒有業者報關,今年大閘蟹重返市場,目前已經有業者報關9批大閘蟹來自遼寧、江蘇及湖北省,將陸續上市到市場、量販店等地。
去年,中市衛生局共抽驗4件大閘蟹,檢查包括氯黴素、四環黴素、孔雀石綠、硝基呋喃及磺胺類藥等5大類51項動物用藥殘留,皆符合規定。陳淑惠強調,因食用到硝基呋喃會出現噁心、嘔吐、頭痛疲倦等症狀,更需要替民眾把關。
為了避免民眾購買到來路不明的大閘蟹,陳淑惠提醒,因主動詢問業者產品履歷、避免在流動攤販或路邊購買生蟹、查詢市價,勿貪小便宜,回家烹煮時,也應先以自來水徹底沖洗約2-3分鐘,再進行烹調。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則表示,進口的大陸大閘蟹已經從檢驗16項擴大到36項,目的就是要替民眾的健康把關,國人在品嘗秋蟹之際,因大閘蟹裡每100公克含有80毫克的膽固醇,盡量1天僅食用1隻,才能減輕身體負擔。

進口大閘蟹逐批查驗 安心吃三要訣
百歲阿嬤扭腰擺臀 令人刮目相看
加強稽查蔬果農藥殘留 中市獲業者支持
秋冬肺鏈威脅升溫!10歲女童竟重症敗血症 「血清型3」易突破性感染 家長應留意「這症狀」
梁云菲前額葉失能罹「非典型憂鬱」!醫揭5大特徵,應治療防3大惡化風險
妙齡女被愛犬咬掉嘴邊肉!醫籲:掌握黃金6小時處置,降低感染風險助修復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