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心脏病患能够在外面旅游时,无论是登山或在海边,都可以随时靠着「行动健康看护系统」监测自己的心跳,看到心电图显示,并透过传输功能加上卫星定位系统,还能接收到所有上传资料的详细数据分析,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可喜的是,因为此系统明显使得医院急诊就医比率下降近6成。
为了维持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帮助医师诊断与追踪患者的病况,台大医院与清华大学设计了一套可携式低功耗无线传输的心电图量测「行动健康看护系统」。远距医疗的重点在于危急状况的预防及治疗结果追踪和创造稳定而有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为了评估重要的数值和治疗病人,测量仪器需要同时显示病人近期的临床状况或预测未来可能的风险。因此,使用资通讯技术来处理庞大数据的自动演算,能判断临床恶化危急状况程度。
台大医院心脏衰竭中心主任何奕伦医师表示,分析参与远距照护的心血管病友资料发现,接受远距照护的患者其血压与血糖的控制随远距照护时间越长控制越好;在总医疗费用与住院支出部分,接受远距照护后的门诊就医率虽然增加10.98%,然而在住院率及住院天数均大幅减少,分别减少63.44%与64.31%,另外在急诊就医率亦大幅减少56.72%,平均每人医疗费用可以节省59.18%。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副教授马席彬表示,本系统的设计出发点为希望能够将近年来越来越普及的智慧型可携式装置以及云端技术投入医疗看护上使用,以达到医疗资源的有效分配利用,并且期望新兴科技能够有效率地取代部分人力,使受照顾族群的范围可以大大提升。此外,有了此系统和可携式仪器,心脏病患或受看护追踪者的活动范围也将不再被限制在医院或家中,而也能够自由地到户外进行活动。
台湾大学智慧健康科技研发中心暨台大医院远距照护的成功经验,获邀于今年11月在日本神户举行的ASSCC大会于大会发表此创新的「行动健康看护系统」,利用积体电路与系统应用创造智慧型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环境。
研究团队着手开发与人体互动的黑盒子,在不久的将来同样可以知道人体的重要资讯。人体黑盒子乃一CMOS植入式感测系统单晶片,致力于以成本低、低电压、耗电量小及无线电源供应为目标,整合行动通讯设备,落实远距照护系统「云端随身护士」。